【明報專訊】司徒華六十載摯友游順釗設計賀年卡,親筆寫下《兔年感言》,這是一個讓人深思反思的兔子寓言故事,更可作無限聯想,「歐洲朋友看畢,想起近日人民力量抬頭的埃及和突尼斯;內地友人看了,靜靜的沉思不發一言」。充滿政治隱喻的,原來不單是話題電影《讓子彈飛》,還有游順釗這張兔年賀卡。
游順釗的《兔年感言》是百多字的短篇:
「很久以前,兔子跟人類是很接近的。它的尾巴也差不多退化掉了。它長着象徵智者的那雙又長又大的耳朵。蹲着,活像古文字那個聖字。
它繁殖得很快。這可引起一些人的恐慌。
他們對老天爺說它的壞話。
它受到了不應有的懲罰:嘴巴給切破,叫它永遠不能說話。
兔子從此不能作聲了,但它在人們心目中,還是那麼可愛。」
75歲的游順釗定居法國逾30年,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語言學榮譽研究員。摯友司徒華生前有送聖誕卡的習慣,游順釗就愛親自設計賀年卡,以往都是簡單的生肖畫作,今年特別留下有意思的筆墨,鐵畫銀勾都有濃濃感觸。兩個月前游順釗提筆創作時,司徒華正病重卧牀,他因而陷入迷思——想到1989年至今的世界反覆變天,自由天空由藍變灰再由黑變白,然後他想到那雙特別的長長白兔耳朵。
游順釗﹕流亡民運人士如野兔
「長耳朵代表聆聽、智慧。不過,兔子能聽不能講,它的唇是破的,養兔的人就知道它從來不會發出一粒聲。」為什麼兔不能叫?游順釗想着想着,當兔子與司徒華過去22年的身影交錯重疊,他就想到了:「大概,是兔子受到不應有的懲罰。」
兔子分野兔和家兔,游順釗覺得牠們都純潔。野兔不是狡猾麼?成語「狡兔三窟」就說了。「野兔因為要生存才掘3個洞來躲避人類,但野兔不會主動攻擊人。」這令游順釗想起八九六四後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他們,像野兔」。
家兔則是脫俗、潔淨、完美的象徵,從老師手上取得一個小白兔印章,曾經是我們兒時的追求,「法國人稱呼心肝寶貝孩兒做mon lapin,意即my rabbit(我的兔子)」。童言無忌講真話者,都如家兔一樣純真。
長耳代表聆聽 不能叫卻頑強
「雖然兔不能叫,但牠機警、靈敏、生命力頑強。」生物學分析兔對水分需求較其他動物少,吃青草蔬菜就夠滋潤,身處乾涸野外不會缺水而死。游順釗是語言專家不懂生物學,他看到即使兔子連發出「呀」一聲都不行,兔群之間卻有一套隱形溝通密碼,讓牠們能「跳」越千山萬水浪迹天涯繼續繁殖。
《兔年感言》說的,究竟是八九六四還是當今新中國?兔子就是劉曉波吧?誣告兔子的人是誰?老天爺隻手遮天?「大家隨便想想,想什麼也可以。」游順釗不欲畫公仔畫出腸,政治隱喻從來都是心領神會。
內地朋友聽《兔年感言》不作聲
「上月,我跟內地朋友道出《兔年感言》,他們聽罷,沒人出聲。我打圓場說:『好吧,如果你們想要這張賀卡,我就發給你們。』無人主動提出。」
「日前,我的歐洲朋友看完跟我說:『但願全世界的兔子,都能夠聯合起來。』他是看到近日埃及和突尼斯的革命,有感而發。」
游順釗對兔有深厚感情,因他曾與兔一同成長,「日治時期,媽媽在天棚(天台)養了很多兔,用來賣錢供人吃」。他小時跑到山頭摘草作飼料,又為每隻小兔起名,但兔子陪伴他短暫幾個月後,就會被母親拿到菜市場,從此消失。
他記得一次母親煮了頓豐富晚餐,吃了一半時他獲告知:「兔肉就是這味道了。」他隨即跑進廁所嘔吐一地兼對母親發脾氣,「後來才知道,在那個差不多要人吃人的時代裏,有一餐兔肉食,是多麼奢侈」。童年陰影令游順釗此後誓不吃兔,法國名菜「芥末燉兔肉」他想起就反胃。他永遠不會忘記,兔子如何在香港淪陷的艱難日子,成為他一家的救星、成為他的好伴侶。
重光後,游順釗由小孩變青年,由與兔為伴變成與司徒華拍膊頭,然後就是逾六十載的手足情。司徒華走前不知道摯友寫下《兔年感言》,「他讀完未必會說什麼,但一定會笑」。那個笑容會讓他們眼神相接,彼此在心底說句:「唔使講,我都明。」當司徒華讀着最後一句時,游順釗深信他會連番點頭,那句是:「兔子從此不能作聲了,但它在人們心目中,還是那麼可愛。」
明報記者 盧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