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12月辭職的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Martin Wheatley),聲稱要提早返英國陪家人,原來其出色表現獲英國賞識,撬他過檔到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簡稱金管局),擔任即將成立的消費者保障及巿場管理局(CPMA)行政總裁,監察市場及大型機構對顧客的保障。不過,韋奕禮是次過檔初期可能要減薪。
英國金管局周二公布,委任韋奕禮出任旗下的消費者及市場營運部(Consumer and Markets Business Unit)的營運總監。英國政府早前已宣布改組架構,會分拆此部門成為獨立機構CPMA,加強保障消費者。因此,韋奕禮將會籌組CPMA及處理過渡期,隨後擔任CPMA的行政總裁,預計改組於2012年底完成。
於港表現獲英官盛讚
英國財政部的新聞稿中,引述金融大臣Mark Hoban極力稱讚韋奕禮在港的表現,「香港作為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韋奕禮在港處理複雜的零售及批發市場問題。他有很鮮明的紀錄保護消費者,例如﹕2008年尾,他跟進本港的雷曼迷債投資產品誤導銷售事件。」而英國金管局主席Adair Turner也指出,相信韋奕禮會帶來一套新的保障消費者哲學。
52歲的韋奕禮由2006年中出任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合約原定於今年9月30日完結。但他去年12月初宣布,提早於今年6月離職。當日韋奕禮公布離職決定時,曾被問到是否已另有高就,他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但韋奕禮在英國的新任務於今年9月1日開始,看來他提早請辭,與新職務有關。
韋奕禮短期內轉職,何以不受「冷河期」影響?現時所有公營機構的高管人士,一般要遵守1年「冷河期」,但由於韋奕禮的聘用合約在2008年簽訂,當時政府尚未嚴格執行1年要求。按韋奕禮當時的聘任條款,他的合約終止後6個月內,在香港受僱須先得到證監會同意。有接近監管機構人士曾指出,「冷河期」旨在防止利益衝突,以證監會行政總裁為例,要是轉職的地方是其他監管機構,甚至是海外機構的話,應不難申請縮短「冷河期」。
轉職海外 或可申減「冷河期」
韋奕禮在2009及2010年的年薪,分別是822.4萬及909萬元。但韋奕禮的新職務,至少初期可能未必有同樣待遇。根據英國金管局年報顯示,該局兩名營運總監,在2010年6月底止的年度,年薪只有約750萬元,行政總裁Hector Sants於2009及2010年度的年薪,分別為785及934萬元。(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