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民建聯陳克勤的故事,相信會令不少同樣三十出頭的「70後」羨慕不已。今年34歲的他,已供斷一層市值約250萬的安樂窩,有一架車仔代步,今年更進軍商場,與朋友斥資1300萬元在深水埗買了一個地舖,身家立即三級跳。他說自己的「投資秘笈」只有8個字──努力儲錢,投資有道。
掙7萬儲5萬 6年供斷
陳克勤大學畢業後,就投身食「政治飯」。1999年以23歲之齡當選區議員,3年後決心置業,以180萬元購入居住至今的馬鞍山單位。不過從政從來都有風險,2003年他競逐連任落敗,幸好後來獲特首曾蔭權賞識,招攬為特首辦特別助理,月薪7萬元。一登龍門令陳克勤更快脫離「樓奴」行列,2008年終於完成過百萬元供款。
6年內供斷這個安樂窩,陳克勤說最重要是學懂儲錢。以他為例,在特首辦工作的日子,陳克勤每月都會儲蓄4至5萬元,並把投資策略由保守變成進取。「無論在特首辦任職還是做立法會議員,工作都太忙,放假都無得去街玩,加上平日沒什麼娛樂、消費,每月儲蓄數萬元其實難度不大!」
金融女友助買股 斬獲翻一番
陳克勤的女友任職金融界,順理成章把儲蓄都交給對方投資,單是2008年至今,他在股票市場的斬獲已經翻一番。而除了買股票,陳克勤去年8月更與朋友合資1300萬元,買入一個深水埗食肆地舖,以七成按揭計算,兩人每人要付195萬元首期。陳克勤稱,扣除租金收入,他每月約只需供款2000元,而店舖在短短數月已升值至1700萬元,帳面淨賺400萬。
梁美芬擁5樓 退休淨收租
如果陳克勤是「少年投資王」,那麼梁美芬就是「買樓天后」。根據立法會利益申報顯示,本身是城大法律系副教授的梁美芬,分別在西半山、屯門、汀九及九龍西持有共5層物業,1層自住,其餘4層收租。
梁美芬說,因認為「磚頭」較有安全感,故投資以買樓為主。「睇樓與行街買衫一樣,都是我的嗜好!我喜歡看別人的室內設計!」不過她強調自己並非炒家,買樓是退休保障,「到時靠收租,便可輕鬆地退休」。
屢遇樓市狂潮,梁始終認為,若以10年計算,樓市即使有波動,最終都不會大跌收場。不過自言投資較保守的她,亦曾因聽從顧問意見,相信「cash is king」,而蝕讓一個港景峰單位,損手近百萬離場。
除了買磚頭,梁美芬1999年開始買金,「我為人古老,當年傳聞踏入2000年會有電腦病毒,擔心錢放在銀行便會化為烏有,於是便買金條!」梁美芬寄語投資者最重要是量力而為,毋須理會其他人賺了多少作比較。
民建聯李慧琼是另一個「樓后」,她與家人2009年共持有4個物業,目前減持只有2個,其中一個位於何文田單位市值過千萬。李慧琼說,買樓主要是考慮居住環境,亦為女兒「校網」作打算。曾在會計師樓工作的她說,由於當年買股票有不少限制,加上在金融海嘯時有慘痛經歷,故至今也甚少買股票。她寄語投資者在目前波動的市場,保本最重要,因現時入市頗有風險,宜先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