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昨日報道月入7萬元的立法會議員,有人因樓價高企淪為「無殼蝸牛」,也有人買樓後再買舖。議員置業情况各異,原來政黨亦一樣,第一大黨民建聯2007年斥資3640萬元,購入逾萬呎炮台山會址,可說是政黨中的「首富」;民主黨雖然有筆「首期」,但樓價高不可攀遲遲不敢入市;社民連更是不折不扣的「逼遷戶」,4年來已搬家3次。
民建聯3640萬購萬呎會址
會員人數正邁向2萬人的民建聯,是香港最大政黨,人多意味會址都要大,民建聯2007年正式入市,以3600多萬講買現時位於炮台山的會址。不過黨主席譚耀宗稱,會址至今仍未供斷,他們過去3年都要不斷籌款還債,例如早前就透過協辦音樂劇《愛上鄧麗君》,籌款800萬元供樓。民建聯登上政壇「首富」,至於經常被稱為「富貴黨」的自由黨,則獲榮譽主席田北俊「照顧」。
自由黨1元租田北俊物業
自由黨的總部原本位於中環都爹利街,但2008年因租金高昂無法負擔,要搬至遠離中環的九龍灣;該物業屬田北俊所有,他只象徵式收取1元租金,所以在租金騰升的市道下,自由黨可謂「零負擔」,故目前沒有購買會址的打算。
反觀泛民政黨,不少正為了尋找一個「安樂窩」而煩惱。以民主黨為例,目前位於太子的總部雖是自置物業,不過隨着民主黨擴大,地方愈來愈不夠用,副主席單仲偕表示,黨內各委員會開會都要「排期」,等不及的就要在附近開會,更遑論是舉辦座談會及集體活動。
民主黨未敢買新會址
民主黨一直希望在原址附近,例如長沙灣、深水埗及荔枝角等,購買3500至4000呎的新會址,他們的如意算盤是,原會址大約值800萬元,加上再籌400萬,日後只要月供4至5萬元即可上車。
不過,眼見樓價屢創新高,單仲偕坦言目前入市,實在不智,「一旦加息,物業市值隨時跌兩成,加上黨內有聲音認為籌得的款項應用作今明兩年的選舉經費!」民主黨後來一度考慮轉買為租,不過一想到裝修費動輒百萬元,又覺得自置物業較划算,左想右想後,至今仍然入伙無期。
社民連:籌款兩次不夠置業
另一邊廂的社民連,則是不折不扣的逼遷戶,他們在2006年成立時,於尖沙嘴設置總部,但3年後業主賣樓被迫遷出,改租用長沙灣工廠大廈一個6000呎單位,但一年約滿後又要搬家,去年底再租用大角嘴一個1300呎單位作會址,月租1.3萬元。社民連前年曾為購置新會址籌款,何以最終都是只租不賣?黨主席陶君行解釋,先後兩次籌款,所得不超過200萬元,根本不夠買樓,而他們又不可為此而挪用日常經費,故只可繼續做無殼蝸牛。
明報記者 姚國雄 陳雪玲 何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