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財政部周五發布備受外界關注的匯率政策報告,再次拒絕將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貿易伙伴列入匯率操縱國。這是奧巴馬總統上台以來第4次拒絕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報告指從去年6月到今年1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3.7%,按名義匯率計算,這一升值幅折合年率計算約為6%,但人民幣幣值仍被「大幅低估」(substantially undervalued)。多名美國議員不滿這份匯率報告,揚言將繼續採取行動。
依據美國1988年通過的相關法例,財政部必須針對主要貿易對象中國、日本、韓國、巴西、加拿大等10個經濟體,每半年向國會提交一份關於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情况報告。這是奧巴馬任內的第4份報告,在前3份報告中,財政部都表示未發現有貿易伙伴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優勢。今次報告原定去年10月15日發布,但先後因G20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而推遲。而一旦被報告列為匯率操縱國家,將會面臨美國嚴厲的貿易制裁。
奧巴馬當局4度拒列操縱國
報告指出,中國從去年6月起恢復人民幣匯率彈性,過去幾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步伐加快,而胡錦濤最近訪美期間也承諾將擴大內需,並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彈性,因此中國並不符合匯率操縱國的定義。不過,報告也聲稱「迄今為止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仍然不足,中國需進一步加快升值步伐。財政部將持續密切監察相關情况」。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2月1日農曆年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860,再創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國會議員不滿 揚言採取行動
雖然財政部的報告內容並不意外,但美國國會內還是出現了反對聲音。負責貿易議題的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鮑卡斯(Max Baucus),批評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一個「失敗」:「中國在匯率問題上已自由太久了。我們必須抓住中國和其他貿易伙伴,要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俄亥俄州民主黨眾議員瑞安(Tim Ryan)對「美國之音」表示,他將與另兩名議員最快在下周再推出有關人民幣匯率議案,「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能極大地幫助改善我們的貿易不平衡」。瑞安去年曾提出「貨幣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並獲眾議院表決通過,但由於參議院未有行動,法案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