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兔年伊始,不少港人都會為新一年定下目標。61歲的楊錫祥和太太也不例外,他們今年目標是要到基督教正生會在內地的學校照顧逾200名孤兒和「特困」學生,擔當兩年全職「義工保母」。楊伯伯直言,與太太過去25年在美國居住,曾擔心難以適應內地生活,但一想到當地兒童孤苦無依,加上太太在旁支持,擔憂也化成動力。這對「愛心爺爺嫲嫲」明日會履行承諾起程北上,成為首兩名在福建正生學院「定居」的港人。
居美25年回流 妻提早退休支持
早於1980年代移居美國三藩市的楊氏夫婦,原分別在當地社福機構和成人護理中心工作,5年前因香港戒毒學校正生書院學生到訪,從此認識正生會在內地的工作,一直想為正生的學生「多做點事」。去年10月楊伯伯退休,夫婦二人回流返港,在沒有編排行程下,與太太首次在讓200名孤兒及特困兒童居住的福建順昌正生書院留宿兩星期,除協助院童補習英文,亦照顧他們起居飲食。楊伯伯說,與學童相處過後,明白助人應該身體力行,故在太太支持下,雙雙申請義務保母一職,最後成功獲聘用。
拒捐錢代替 「關心不能用錢衡量」
從三藩市到福建順昌,楊伯伯知道在內地學校生活會有適應困難,笑言「上次去學校探訪,晚了一點洗澡,那些水已經讓人凍到震,那邊亦沒有我在美國喝慣的咖啡和多士,而且當地孩子往往以步行作交通,行路上學要1小時……」除了生活上難適應,一對子女亦為兩老安全憂心,勸喻他們捐助美國孤兒也可以。不過,擔憂並無阻二人決心,夫婦二人直言,「中國人血脈相連,眼看一個個可愛孩子自少缺乏父母愛護,更讓我們倍感責任重大,而且關心是不能用金錢衡量」。
明天將展開的新生活,楊伯伯表示,對「保母」一職十分期待興奮,早已整裝待發,「執好行李、帶齊咖啡粉」。楊太稱,已清楚了解「新工作」,每人會負責照顧40名學生的起居飲食,閒時替學生補習中、英文,也會向他們學習普通話。
毋懼狎童社工事件影響
楊伯伯表示,今次成行的另一主要因素,是太太願意提早退休跟他一起返內地做義工,楊太太微笑表示,二人同行35年,難得目標依然一致,故期望「在有生之年行得走得時,與先生繼續共同生活到老,並讓下一代感到被愛」。
楊太提到,早前曾留意有香港社工在雲南辦孤兒院期間性侵犯女童被判入獄,知道不少人也關心本港義工角色,她直言,不擔心到當地後會被人標籤,相信意圖不良的人終會被發現,最重要是孩子心靈得到幫助。
明報記者 鄭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