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時不食,不鮮不食」,是大榮華酒樓董事經理梁文韜(韜哥)的飲食主張,除了被喻為「食神」外,背後亦是兩家酒樓的打理人,今年3月將接手管理重新開張的灣仔榮華酒樓,繼續打響傳統圍村風味菜的名堂,管理之道貫徹個人投資的慳家本色,由節流入手。
61歲的韜哥,今年有個新挑戰,就是從榮華集團手上再接手灣仔榮華酒樓。這是他12年以來,接手的第3家酒樓。問韜哥有沒有什麼目標,他說︰「第一步就是不蝕錢,現在灣仔榮華每年蝕約500萬元,我接手後可以不蝕錢,就已經賺了500萬元回來。」
蝕錢感可惜 親自出馬
韜哥近年只打理元朗大榮華酒樓及九龍灣大榮華圍村菜。他一直以分身不下為理由,拒絕多開新店。但今次他決定再度出擊。「別搞錯以為我一直有野心想做埋灣仔,其實不是我想做,是公司想我去做。我覺得灣仔蝕那麼多錢很可惜,所以才接手。」
灣仔榮華正進行裝修,下個月便會重新開張,韜哥希望可以分流目前元朗及九龍灣兩間大榮華的客路。據說現時兩間大榮華晚飯訂位隨時要等數星期。
韜哥決定接手,因為時機到了。「我12年才開3間,人員成熟了,一定可以從這裏(訪問時身在元朗大榮華)分出去。無論是廚房還是樓面,我都有子弟兵……反而我若再不畀位給他們上,我會流失這班員工。」原來韜哥早已想到怎樣留住人才。
除了有信得過的員工,韜哥把灣仔榮華起死回生的如意算盤還有Market Segmentation(市場分割術)。「灣仔一直做海鮮酒樓,要與其他酒樓一起爭。海鮮價又不是你可以控制,好似現在(過年前)星斑一條來貨1200元,你承諾了客人,怎貴你都要賣。」
避開競爭 專攻圍村菜
他在1998年,在元朗重開大榮華時,就是看到這個問題,並且從一本名為《市場分割術》的書中悟出道理,於是想出專攻圍村菜這一招,結果殺出重圍。「我用圍村菜分割出一個細餅,無人跟我競爭,因為不是人人識做。」
韜哥將市場學基本理論的5個P(產品Product、地點Place、價錢Price、宣傳Promotion及人People),活用在圍村菜之上(見表)。「賣海鮮,人家控制住價錢,你死了一條星斑,就不知要做多幾多條才能賺回來。我做圍村菜就不同了,雞鴨豬的價格較易掌握,供應亦穩定。」
活用市場學5P理論
「所謂Price,還有個買入的價錢,所以我幾唔得閒,也要每個星期找一個朝早8點去一次街市,否則就不能知道魚翅、乾貨濕貨的價錢怎樣。」
大榮華帶起潮流之後,現在快餐店也做盆菜。但韜哥有信心,大榮華出品仍是獨步單方。「圍村菜最重要是門鱔乾及豬腩肉。一個帶出香味,一個帶出甜味。其他人那些盆菜,只能叫做海味拼盤。」韜哥接手大榮華亦會秉承他的理財原則,從慳入手。他說那裏一個月電費20多萬元。「現今已不是有大霓虹招牌就能做生意的了。還有水塔放在十多樓高,用大水壓水泵泵上樓,這些都是可以慳的東西。」他還把地面大廳租出去,月收20萬元租金,令酒樓剩下一樓全層,希望可以令灣仔榮華立於不敗之地。
撰文:劉佩珊、高志堅
攝影:陳智良、劉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