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不時不食,不鮮不食」是韜哥飲食的心得,烹調圍村菜時,也會根據農村風俗的24個節令,煮出時令小菜,每月並會堅持推出20個新菜式,以有限資源創造無限創意,吸引好奇的食客光顧。
按時令做菜 以新意招徠
他今年大推臘腸,「今個冬天天氣乾燥、凍得特別耐加上北風凜冽,這環境適合出產臘腸。因為臘腸裏面要灌上酒,北風凜冽,加上日照時間多,可以很快將臘腸風乾,比起用火櫃焗乾,更能保留臘腸本身的酒味,加強臘腸顏色和味道」。
他不忘賣廣告,說榮華出產的臘腸,是放在元朗一幢樓高20多層的天台晾曬,除受着強勁的北風外,衛生程度也很好。
春節過後2、3月,天氣開始冷冷濕濕,韜哥說,他親自品嘗了的蠔乾,如韓國蠔,另外還有港府剛入口的冰鮮牛,都覺得不錯。「羊腩煲收埋後,不妨食用冰鮮牛,如阿根廷牛仔骨、加拿大和美國的小牛扒,可用紅酒燴、配黃芥辣、京葱炒或免治牛肉扒豆苗等不同煮法。」
天氣冷 菠菜芥蘭菜心佳
至於蔬菜類,韜哥建議選擇菠菜、芥蘭和菜心,今天天氣凍,質素特別好。若嫌這些蔬菜價格太高,可以揀芋頭、蓮藕,白薯等地瓜代替,如蝦醬白薯炆欖角和蓮藕炆欖角等。
他又教記者食物要講門路匹配(Routing),例如黃芥辣一定要配紅肉、青芥辣(Wasabi)及Thai Basil要配海鮮、薄荷配羊、薑配雞、芫茜及蒜要配鴨及鵝,彼此不能錯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