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聖公會諸聖座堂退休牧師曾繼才被指退休後用各種藉口,10年間先後騙得年老女教友共付出460多萬元,又說服女教友將物業轉名至他一家名下。女教友及後興訟向牧師索償,主審高院暫委法官林定國表示,早上收到同一大律師辦公室工作的女大狀電郵,女大狀除形容牧師好人,明言雙方需要的不是公義而是和解,她想幫忙調解,望法官給她機會,「避免教會尷尬」。原告認為電郵或會令公眾懷疑判決有偏頗,最終法官決定中止審訊,換官重審。事件引起法律界譁然,有法律學者更認為,涉事女大狀有妨礙司法之嫌。
記者:蔡少玲
主審的暫委法官林定國本身是資深大律師,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案件昨原由牧師續接受盤問,林官甫開庭表示,私人郵箱收到一個朋友的電郵,表明不會理會電郵內容。案件押後一小時後重開,原告要求法官避席。
原告大狀在庭上指出,寄件者是名女大律師,與林官屬同一大律師辦公室,更是涉案諸聖座堂的高層,位至特選座堂牧區議員。林官亦透露,該女大狀是其辦公室的掛牌租戶(door tenant)。
女大狀:需要的不是公義而是和解
據了解,涉事女大狀是曾昭珍,1994年取得大律師資格,專長商業範疇及知識產權法。《蘋果》昨晚致電其手機,接電話的女士得知記者身份後稱「唔好意思,佢唔得閒聽電話」,當記者問她是否曾昭珍,她稱「唔該你搵佢秘書」後掛線。
曾在電郵中提及前一天看到《蘋果》報道後不開心,自言未有適時為原告和牧師提供幫忙,她知牧師退休時有財政問題,幸原告出租物業助他解決居住問題。她在訴訟醞釀期間因事忙,未能從中調停,事件發展至此令她心碎。她認為雙方需要的不是公義而是和解,故她仍想幫忙調解,盼法官能運用智慧給她機會,免教會尷尬及可保聲譽。
原告指,寄件者試圖利用自己與法官的關係影響本案,做法不恰當;雖未至於妨礙司法公正,法官亦表明不會受電郵影響,但仍難免或令公眾懷疑判決偏頗及審訊是否公正,因此法官應避席。被告反對,認為電郵不會影響本案,法官亦不會因與寄件者相識而受影響產生偏見;況且同一辦公室同事或師徒在法庭見面實屬常事。
林官認為,若寄件者是陌生人,反而好辦,但相識則情況複雜得多,「比考慮本案判決更困難」。最終決定接納原告申請,換官重審。林官又向雙方強調是決定是基於保持司法獨立和司法獨立的觀感,以及法庭對獨立判案的信心;又鼓勵雙方趁等候排期期間商討和解。
案件編號:HCA142/17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蔡少玲
主審的暫委法官林定國本身是資深大律師,曾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案件昨原由牧師續接受盤問,林官甫開庭表示,私人郵箱收到一個朋友的電郵,表明不會理會電郵內容。案件押後一小時後重開,原告要求法官避席。
原告大狀在庭上指出,寄件者是名女大律師,與林官屬同一大律師辦公室,更是涉案諸聖座堂的高層,位至特選座堂牧區議員。林官亦透露,該女大狀是其辦公室的掛牌租戶(door tenant)。
女大狀:需要的不是公義而是和解
據了解,涉事女大狀是曾昭珍,1994年取得大律師資格,專長商業範疇及知識產權法。《蘋果》昨晚致電其手機,接電話的女士得知記者身份後稱「唔好意思,佢唔得閒聽電話」,當記者問她是否曾昭珍,她稱「唔該你搵佢秘書」後掛線。
曾在電郵中提及前一天看到《蘋果》報道後不開心,自言未有適時為原告和牧師提供幫忙,她知牧師退休時有財政問題,幸原告出租物業助他解決居住問題。她在訴訟醞釀期間因事忙,未能從中調停,事件發展至此令她心碎。她認為雙方需要的不是公義而是和解,故她仍想幫忙調解,盼法官能運用智慧給她機會,免教會尷尬及可保聲譽。
原告指,寄件者試圖利用自己與法官的關係影響本案,做法不恰當;雖未至於妨礙司法公正,法官亦表明不會受電郵影響,但仍難免或令公眾懷疑判決偏頗及審訊是否公正,因此法官應避席。被告反對,認為電郵不會影響本案,法官亦不會因與寄件者相識而受影響產生偏見;況且同一辦公室同事或師徒在法庭見面實屬常事。
林官認為,若寄件者是陌生人,反而好辦,但相識則情況複雜得多,「比考慮本案判決更困難」。最終決定接納原告申請,換官重審。林官又向雙方強調是決定是基於保持司法獨立和司法獨立的觀感,以及法庭對獨立判案的信心;又鼓勵雙方趁等候排期期間商討和解。
案件編號:HCA142/17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