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分化統治埋仇恨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09日 08:56
2011年02月09日 08:56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社科院研究員余建華表示,追根溯源,英國殖民者利用蘇丹南北民族矛盾、實現分而治的政策,是南蘇丹問題的產生根源——大批阿拉伯回教徒中世紀從北邊進入,成為蘇丹北方主要居民,而南蘇丹主要居民依舊是信仰原始宗教的非洲裔人。近代殖民主義者在蘇丹獵捕販賣奴隸,許多北方阿拉伯部落貴族在歐洲販奴者慫恿和支持下,進行獵捕、販賣蘇丹南方黑人的勾當而迅速發財致富,形成南方黑人對北方阿拉伯人難以消弭的仇視和敵意。

南方擁七成石油 一半收益歸北

余建華說,從1902年起,英國當局就醞釀蘇丹南北分治,到1939年頒布《南方禁區法令》,正式確認南北分治政策,阻礙蘇丹南北民族往來交流。二戰後,英國加緊分裂蘇丹,唆使南方親英人士提出南北分治的要求,反對與北方組成統一的蘇丹民族國家,企圖把南蘇丹分離出去,併入英屬「東非聯邦」或獨立建國,南蘇丹問題由此而生,引爆連年內戰。及至1980年代蘇丹南部發現石油,惹來美國西方大力插手蘇丹、竭力推動公投。他指出,蘇丹70%石油儲量在南方,但一半收益歸北方。南蘇丹獨立原因之一,是當地人對石油收益分配的不滿,然而分家後,南方開採的石油在可見將來還得依靠北方的石油管道而出口,還要利用北方煉油廠煉油和獲取成品油。因此雙方未來如何分配石油收益,仍充滿變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