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
妖股,從來沒有大細之分,TVB去年業績勁蝕2億,全因公司不務正業,斥資逾8億元投資內地公司星美(198)的垃圾債券,最終貪字得個貧要撥備,上市30年以來首次虧損。
自2013年起,TVB股價幾乎有跌無升,市值已由高位蒸發近200億,大跌至僅約68億元市值,猶如一去不復返的大台黃金歲月,令人心寒。
今次TVB上市30年來破天荒爆出虧損,源於向星美認購的債券凍過水,要做5億元撥備,(星美有抵押品,未將逾8億元完全撇賬)。至於停牌逾半年的星美,有提出「債轉股」,間接暗示或未有能力償還本金,但TVB盈警公告上似乎暗指不受落方案。
2017年8月,本欄以〈TVB玩財技拖累業績〉為題,批評TVB借了錢玩財技,還厚顏地把手段變成初衷,混淆視聽,且形容公司因預留近42億現金回購,「損失賺取較高利息收益的機會」。
一向高傲的TVB當然沒有三省吾身,轉個身就把本來用來回購的資金(但最終失敗)投資垃圾債券,豈料連開兩鋪大,被大陸公司「走數」違約,上次就國儲能源,今次就星美。
TVB節目向來喜歡回帶,也是時候回顧一下如何由盛轉衰,現今經營情況做得有多差勁:1997、1998年金融風暴後,TVB利潤保持4至5億元水平,與風暴前相若;就算是2008年金融海嘯,2008及2009年的盈利,仍分別有10.5億及9億水平。股價也曾於2000年首季創出85.25元的歷史新高,當時市值逾370億元,一手好牌,但越打越爛。
及至2011年,在TVB充斥着一班二、三線演員擔任電視劇主角之際,「殼王」陳國強入主,整間電視台開始急速變質,越做越hea;另外新聞部門的自我審查很恐怖,誇張得被戲謔稱為CCTVB,令電視台在年輕一代心目中成為過街老鼠。
所以來到2019年,就算不計炒燶債券,也只錄得約3億元經營盈利,不斷慳家之下也差過當年真正經濟危機。背後原因,大家都知,一來新媒體興起,二來優質的電視劇買少見少,三來TVB再也捧不出真正的明星,失去核心競爭力。
當造星已成往事,加上節目爛透,股價自然勁跌。如果香港要舉辦一個「我最失望的香港企業」投票活動,妖股電視廣播肯定毫無懸念奪冠,但本欄深信,屆時TVB新聞台不會報道。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妖股,從來沒有大細之分,TVB去年業績勁蝕2億,全因公司不務正業,斥資逾8億元投資內地公司星美(198)的垃圾債券,最終貪字得個貧要撥備,上市30年以來首次虧損。
自2013年起,TVB股價幾乎有跌無升,市值已由高位蒸發近200億,大跌至僅約68億元市值,猶如一去不復返的大台黃金歲月,令人心寒。
今次TVB上市30年來破天荒爆出虧損,源於向星美認購的債券凍過水,要做5億元撥備,(星美有抵押品,未將逾8億元完全撇賬)。至於停牌逾半年的星美,有提出「債轉股」,間接暗示或未有能力償還本金,但TVB盈警公告上似乎暗指不受落方案。
2017年8月,本欄以〈TVB玩財技拖累業績〉為題,批評TVB借了錢玩財技,還厚顏地把手段變成初衷,混淆視聽,且形容公司因預留近42億現金回購,「損失賺取較高利息收益的機會」。
一向高傲的TVB當然沒有三省吾身,轉個身就把本來用來回購的資金(但最終失敗)投資垃圾債券,豈料連開兩鋪大,被大陸公司「走數」違約,上次就國儲能源,今次就星美。
TVB節目向來喜歡回帶,也是時候回顧一下如何由盛轉衰,現今經營情況做得有多差勁:1997、1998年金融風暴後,TVB利潤保持4至5億元水平,與風暴前相若;就算是2008年金融海嘯,2008及2009年的盈利,仍分別有10.5億及9億水平。股價也曾於2000年首季創出85.25元的歷史新高,當時市值逾370億元,一手好牌,但越打越爛。
及至2011年,在TVB充斥着一班二、三線演員擔任電視劇主角之際,「殼王」陳國強入主,整間電視台開始急速變質,越做越hea;另外新聞部門的自我審查很恐怖,誇張得被戲謔稱為CCTVB,令電視台在年輕一代心目中成為過街老鼠。
所以來到2019年,就算不計炒燶債券,也只錄得約3億元經營盈利,不斷慳家之下也差過當年真正經濟危機。背後原因,大家都知,一來新媒體興起,二來優質的電視劇買少見少,三來TVB再也捧不出真正的明星,失去核心競爭力。
當造星已成往事,加上節目爛透,股價自然勁跌。如果香港要舉辦一個「我最失望的香港企業」投票活動,妖股電視廣播肯定毫無懸念奪冠,但本欄深信,屆時TVB新聞台不會報道。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