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習近平治下的中共最近對內地互聯網發起新一輪清洗行動;北京一個擁有1,600萬讀者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咪蒙」,日前被網管部門封閉;當局不但指摘該公號主人、前記者馬凌「操縱輿論從事精神傳銷」,甚至將她定性為「威脅社會穩定」者;大有興師問罪之勢,並乘機嚴控網絡自媒體。分析指中共此波清網比習初上台時2013年那次更殺氣騰騰。
《紐約時報》昨刊出長篇通訊報道事件,指馬凌被稱為中國的「標題黨女王」,其公號所發文章標題常標新立異、聳人聽聞,例如主張人們用購物來減輕悲傷(「好過性愛、高潮和草莓蛋糕」),用化妝把出軌的丈夫爭取回來(「男人是視覺動物」),以及《我愛錢,這是真的》、《男人不是為了性才出軌》等。但上月底,這個擁有1,600多萬讀者的公號遭封殺了。
聲稱威脅社會穩定
報道指,有關部門已把馬凌定為「威脅社會穩定」的人,指她旗下公眾號「咪蒙」今年1月發《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是「虛假信息」。該文章講一名24歲男子雖聰明努力工作,但患癌症後在高昂醫療費用面前仍生命不保。文章被指暗示內地社會制度不公;儘管文章遭官媒炮轟後咪蒙撤文並發聲明道歉,但仍遭當局下令封殺,公號被刪除。《人民日報》官微指,「咪蒙發道歉信,避實就虛,避重就輕,是一貫的擦邊球思維。」又指想當文字商人沒錯,「但不能盡熬有毒雞湯;不是打雞血就是灑狗血,熱衷精神傳銷,操縱大眾情緒,尤為可鄙。」
被當威脅即遭滅聲
北京的政治經濟學家胡星斗指,中共此波網絡清理行動比2013年打擊網絡大V更深入。「但如果不允許個人在網上表達不滿情緒,動亂風險可能更大。」胡認為應允許社會多元聲音,「只有這樣,不滿情緒才能得到釋放。」
報道指,「咪蒙」被封殺反映習近平發起一場更廣泛運動,旨在清除公眾領域被共產黨視為威脅的聲音。自2012年底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共對網絡和媒體實施最嚴審查制度,嚴控做調查報道的記者和社群媒體名人。現在又開始打壓由100多萬名寫手構成的「自媒體」。截至去年12月,當局以「虛假信息」及「內容淫穢」為由,關閉自媒體賬號11萬個,刪除近50萬篇文章。
《紐約時報》中文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紐約時報》昨刊出長篇通訊報道事件,指馬凌被稱為中國的「標題黨女王」,其公號所發文章標題常標新立異、聳人聽聞,例如主張人們用購物來減輕悲傷(「好過性愛、高潮和草莓蛋糕」),用化妝把出軌的丈夫爭取回來(「男人是視覺動物」),以及《我愛錢,這是真的》、《男人不是為了性才出軌》等。但上月底,這個擁有1,600多萬讀者的公號遭封殺了。
聲稱威脅社會穩定
報道指,有關部門已把馬凌定為「威脅社會穩定」的人,指她旗下公眾號「咪蒙」今年1月發《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是「虛假信息」。該文章講一名24歲男子雖聰明努力工作,但患癌症後在高昂醫療費用面前仍生命不保。文章被指暗示內地社會制度不公;儘管文章遭官媒炮轟後咪蒙撤文並發聲明道歉,但仍遭當局下令封殺,公號被刪除。《人民日報》官微指,「咪蒙發道歉信,避實就虛,避重就輕,是一貫的擦邊球思維。」又指想當文字商人沒錯,「但不能盡熬有毒雞湯;不是打雞血就是灑狗血,熱衷精神傳銷,操縱大眾情緒,尤為可鄙。」
被當威脅即遭滅聲
北京的政治經濟學家胡星斗指,中共此波網絡清理行動比2013年打擊網絡大V更深入。「但如果不允許個人在網上表達不滿情緒,動亂風險可能更大。」胡認為應允許社會多元聲音,「只有這樣,不滿情緒才能得到釋放。」
報道指,「咪蒙」被封殺反映習近平發起一場更廣泛運動,旨在清除公眾領域被共產黨視為威脅的聲音。自2012年底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共對網絡和媒體實施最嚴審查制度,嚴控做調查報道的記者和社群媒體名人。現在又開始打壓由100多萬名寫手構成的「自媒體」。截至去年12月,當局以「虛假信息」及「內容淫穢」為由,關閉自媒體賬號11萬個,刪除近50萬篇文章。
《紐約時報》中文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