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擁有近80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屯門青山龍窯,因政府執意收回鄰近土地作興建公營房屋,面臨結構受損的危機。香港龍窯關注組建議政府善用土地上現有的空置校舍,與龍窯合併發展成社區文化設施,可惜城規會一意孤行堅持原有建屋計劃。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預算案提出以200億元購買私人商業單位作社福設施之用,卻未盡用現有土地及空置建築,將於立法會向官員重提關注組的計劃。
青山龍窯位於屯門顯發里,是本港碩果僅存的龍窯,依山而建,全長約20米。青山龍窯建於1940年代,由一位回流華僑出資興建作陶器生意之用,及後聘請資深陶匠梁森主理,當時主要出產湯煲、煲蓋、尿壺等日常用品。1980年代,龍窯已由梁森一家接手,港英政府主動提出收回青山龍窯及附近土地,活化成「Living Museum(活的博物館)」。
規劃署堅持收地建屋
政府1982年收回土地後,主理項目的官員陸續離任,項目被擱置,龍窯亦停產至今。此後只有梁家居於附近的鐵皮屋,由梁森的兒子梁栢泉義務管理龍窯。龍窯2014年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但去年規劃署提出改劃屯門五幅官地作建屋之用,其中包括毗鄰龍窯的培愛學校棄置校舍,預計拆卸校舍並興建高40層樓宇。
香港龍窯關注組副主席劉琬珊擔心,該校舍與龍窯僅相距約30米,拆卸期間及之後打樁都必會震動土地,龍窯結構非十分堅固,有機會受影響,甚至有倒塌風險。關注組認為,棄置校舍僅落成約20年,空置亦僅約5年,大部份設置仍可用,就此拆卸甚可惜。關注組反建議政府善用校舍毗鄰龍窯的優勢,將龍窯、校舍及兩者之間空地合併發展,其中校舍可改為陶藝社區中心,並可用作駐場藝術家宿舍等,空地則可建設無煙柴火陶窯。
劉琬珊指,配合龍窯作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獨特價值,三個區域可形成一個配套充足的社區文化設施,而且涉及土地均為官地,省卻收地程序之餘,亦可避免大興土木影響龍窯結構。
一直關注龍窯保育的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表示,預算案提出以200億元購買私人商業單位作社福設施之用,但未盡用現有閒置土地及建築物,認為培愛舊校舍結構完整,政府應參照關注組提出的計劃,翻新後物盡其用。
規劃署回覆稱,城規會去年8月就屯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所提出的申述及意見開會,綜合關注組提出的理據、相關政府部門的意見及相關規劃因素後,決定不接納關注組的建議,署方亦已要求房屋署提供合適的地方促進陶窯文化的保育工作。
■記者何家朗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青山龍窯位於屯門顯發里,是本港碩果僅存的龍窯,依山而建,全長約20米。青山龍窯建於1940年代,由一位回流華僑出資興建作陶器生意之用,及後聘請資深陶匠梁森主理,當時主要出產湯煲、煲蓋、尿壺等日常用品。1980年代,龍窯已由梁森一家接手,港英政府主動提出收回青山龍窯及附近土地,活化成「Living Museum(活的博物館)」。
規劃署堅持收地建屋
政府1982年收回土地後,主理項目的官員陸續離任,項目被擱置,龍窯亦停產至今。此後只有梁家居於附近的鐵皮屋,由梁森的兒子梁栢泉義務管理龍窯。龍窯2014年獲古諮會評為三級歷史建築,但去年規劃署提出改劃屯門五幅官地作建屋之用,其中包括毗鄰龍窯的培愛學校棄置校舍,預計拆卸校舍並興建高40層樓宇。
香港龍窯關注組副主席劉琬珊擔心,該校舍與龍窯僅相距約30米,拆卸期間及之後打樁都必會震動土地,龍窯結構非十分堅固,有機會受影響,甚至有倒塌風險。關注組認為,棄置校舍僅落成約20年,空置亦僅約5年,大部份設置仍可用,就此拆卸甚可惜。關注組反建議政府善用校舍毗鄰龍窯的優勢,將龍窯、校舍及兩者之間空地合併發展,其中校舍可改為陶藝社區中心,並可用作駐場藝術家宿舍等,空地則可建設無煙柴火陶窯。
劉琬珊指,配合龍窯作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獨特價值,三個區域可形成一個配套充足的社區文化設施,而且涉及土地均為官地,省卻收地程序之餘,亦可避免大興土木影響龍窯結構。
一直關注龍窯保育的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表示,預算案提出以200億元購買私人商業單位作社福設施之用,但未盡用現有閒置土地及建築物,認為培愛舊校舍結構完整,政府應參照關注組提出的計劃,翻新後物盡其用。
規劃署回覆稱,城規會去年8月就屯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所提出的申述及意見開會,綜合關注組提出的理據、相關政府部門的意見及相關規劃因素後,決定不接納關注組的建議,署方亦已要求房屋署提供合適的地方促進陶窯文化的保育工作。
■記者何家朗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