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準備好未】多項醫療、退休政策將推出市民感不足冀保障「加碼」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22日 23:45
2019年03月22日 23:4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特約報道】踏入4月1日的新財政年度,政府將會實施有關醫療保障及退休生活的扣稅政策,直接關係到市民安排醫療保險及退休入息的處理方向,影響可謂極之深遠。有保險公司早前進行市場調查,發現市民相當精明,知道現有醫療體系未必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隨着自願醫保政策出台,均有意買多份「傍身」。
宏利委託獨立市場研究機構於今年1月至2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一共訪問了1,006名年齡介乎25至60歲的在職人士。面對公營醫療系統受壓、服務輪候時間長,市民普遍重視優質的醫療服務,有超過7成受訪者不論疾病輕重,均傾向選擇私營醫療服務。要住私家醫院,市民普遍會動用醫療保險及個人積蓄支付費用,調查發現,受訪者預期要自資近五成嚴重疾病的醫療費用。
宏利香港首席客戶總監劉錦珠表示,團體醫保的保額一般不高,未必足夠支付所有醫療費用。「本港約有6成打工仔享有僱主安排的團體保險,但4成只有團體保險的受訪者認為保障並不足夠。事實上,根據香港保險業聯會較早前做的調查顯示,2016年團體保單在住院開支方面的賠償比率,平均只有六成至七成。自己擁有額外醫療保險,必定有較全面的保障。」
本身有醫保都想「加碼」
除了保險業界提供的各項醫療保障計劃外,政府將於4月1日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參與的保險公司能夠提供經食物及衞生局認可的醫療保險產品,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宏利的調查顯示,5成受訪者對自願醫保計劃感興趣;而同時擁有團體及個人醫療保單的受訪者當中,超過6成表示有意加買或轉投自願醫保計劃,想「加碼」的佔4成,較傾向只轉保的3成為多。
劉錦珠認為,自願醫保與市面上的醫療保險產品各有優勢。自願醫保除了具備政府認可的標準化醫療保障外,保費更可申請扣稅。市民若為自己或受養人購買自願醫保產品,每年可作申請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為每名受保人8,000元,而可申請稅務扣減的受養人數目不設上限。宏利的調查便發現,近6成受訪者會考慮為家人購買自願醫保,反映計劃對有家庭人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退休方案可以扣稅
自願醫保以外,政府亦提出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合資格延期年金稅務優惠政策,鼓勵市民為退休作出更好的準備,政策將於2019年4月1日實施。兩者每年的可扣稅總限額為HK$60,000,比原先的方案增加了超過6成。宏利同一項調查發現,在本年初,市民在這方面的認知程度一般,約有3成受訪者有留意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合資格延期年金稅務優惠,同時約有3成感興趣,而當中考慮的原因以稅務優惠為主。
劉錦珠認為,有關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及合資格延期年金扣稅安排的法例剛獲得通過,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隨著各項產品推出市場及有關當局積極推行更廣泛的公眾教育,相信市民的關注度及興趣會逐步提升。「宏利香港很高興政策獲得落實。面對人口老化,醫療通脹等問題,宏利建議市民趁年輕儲蓄得愈多愈好,到退休時儲蓄的複息效應會更大。強積金及延期年金是有效退休方案,市民應該盡早了解詳情,並與理財顧問商討如何作出切合個人需要的部署。」
了解更多: https://bit.ly/2VCpx3m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