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武大保安毋忘國恥 有殺錯無放過 青年着「和服」賞櫻遭毆打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26日 07:54
2019年03月26日 07:54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每年春天,櫻花盛放的武漢大學便會成為賞花熱點,不少人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只為一睹櫻花盛放。賞花民眾質素參差,與之相伴的衝突和問題也時有發生。武大保安前日與兩名賞櫻青年發生衝突。武漢公安稱,衝突起因是其中一名身穿類似日本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而男子則辯稱自己所穿為「唐裝吳服」,並非和服。
網上影片可見,一名穿着類似日本和服的青年,與另一名穿着休閒裝束的男子,遭4名學校保安員箍頸並被按在地上。他們掙扎起身後,穿着疑似和服的男子大喊:「憑甚麼打人?」但很快他又被保安員按倒在地上,他隨後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
武大:和服禁入校園
該名賞櫻青年自稱是東北人,喜歡唐朝文化,當天穿的是「唐裝吳服」,對日本文化「並不感冒」(意指不喜歡)。事件發生後,武漢大學方面稱將「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有聲音質疑「為甚麼要調查穿着,難道真的穿和服,保安打人就對了嗎?」武大昨回應稱,校方曾於2002年發出規定:「穿和服者不能入校賞櫻」。有內地媒體獲得一份武漢大學學生在微信羣通知顯示,「今天遇到穿和服的遊客,見到這種穿戴的一律不放行,站在門口都要向保衞反映驅逐!」然而校方從未公開過這一「規定」,更遑論解釋其原因。
武漢大學的櫻花確與日本有很大的淵源。武大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日軍用作為傷兵休養地,為了緩解他們的思鄉之情,日軍從日本引進櫻花樹。這些櫻花樹雖然大多枯死,但這段歷史被不少人視為「國恥」的象徵。而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後的20年間,日本接連向武大贈送了數百株櫻花,才構成目前武大櫻花的主要來源,也可以說變成了中日和平友好的象徵。
2008年曾有武大博士在櫻花樹下散發「櫻花雖美,國恥勿忘」的傳單被保安追打;也有2009年一對母女身穿和服入校遭到驅趕。隨着中日關係起起伏伏,武大的櫻花作為符號,不得不一直在「反日」和「哈日」間飄搖。
上游新聞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