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見到強光?時光隧道?記憶倒敍?牛鬼蛇神嗎?」我問死過翻生的星級髮型師Kim Robinson在鬼門關打卡風光,誰不知他聳聳肩道:「NO。」
今年農曆新年前夕,Kim替客人剪髮期間眼前一黑就斷片了,醒來才驚覺自己曾大動脈撕裂(aortic dissection),及時進行了長達八小時的開胸手術,其間兩度險死,徘徊地獄又折返人間。
地獄遊了一轉,獲饋贈的手信,是胸口那道長長的疤痕,死神刻劃的縱橫溝壑。
「我以前好寸的,但有些東西改變了。」他灰白的嘴唇微微顫動。
撰文:鄭天儀
攝影:B Wong(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幸好幸好
來到Kim位於西貢靠山的別墅,感覺不太真實,像置身世外桃源。大廳外望是一片翠竹,春霧迷濛,風吹竹動,彷彿會有劍客在此生死一決。長餐桌放滿好友送來的鮮花,這讓他總是勾起留院六星期的記憶。
醫院醒來那一瞬,Kim撐開眼看到就是朋友送來的花。強忍着傷口的痛,他深呼吸欲一嗅花香夾雜重生的味道,卻甚麼也聞不到。
「天啊,完了!大手術後我失去了嗅覺。」患得患失之際,卻看到圍在他床邊的朋友在奸笑:「ICU不讓我們帶鮮花探病,假花當然沒氣味啦!」Kim被逗得忍俊不禁,但每笑一聲傷口都劇痛。
痛,是活着的表徵。Welcome back, my friend。
「我的大動脈撕裂了六吋致大量內出血,要一邊輸血一邊縫合血管,像我患這種病的,三個就有兩個一命嗚呼。」幸好Kim及時被送院,沒有錯過急救黃金時辰;幸好那位開胸醫生沒有放假度春節;幸好手術後他沒有因腦缺氧出現下肢癱瘓等後遺症;幸好他沒有說話機能受損或失憶,幸好。
「我沒想過會在這個年紀斃命,我以為自己會很長壽。」對於62歲的Kim而言,死亡從來很遠,但這刻卻近在咫尺,原來閻王要你三更死,下一秒你就沒鼻息。
痛中作樂
「我很幸運。」他不停loop,像跳線的唱片。Kim形容這次死過翻生,豈止是奇蹟,簡直是神蹟。
仍然在呼吸都應該要慶賀,但病後回家的Kim卻情緒低落,搞不懂不煙不酒、無三高、生活規律的自己,何以被死神看上?困擾更讓他一度患上抑鬱症。夜裏失眠,他鑽進畫室瘋狂畫畫,邊舉筆傷口邊隱隱作痛,但他享受這種痛中作樂,他需要宣洩。公眾或許只知道Kim是香港收費最貴的星級髮型師,平時與一眾明星闊太為伍。其實,他的愛好與第二事業是繪畫,且年資已逾廿年。
Kim向我展示了他出院後迄今完成的兩幅新作,重生後,他仍然畫一貫的抽象,但感覺卻不一樣了。
其中一幅紅色背景站着一個藍色的人,半個身體像在消失中,他竟在畫布上用了粘土,觸碰它的時候,會感到那種來自生命的厚度。看到感情交織着顏料,猛烈衝擊。
「我很愛粘土的質感,有未加工的感覺,就像侘寂(Wabi-sabi),來自日本的所謂不完美的藝術。如果我不告訴你這是一個男性裸體,你大概不會知道吧?」我當然知道,他過去畫的抽象畫都是裸男(偶爾也有裸女的),他畫身體,卻表達人的靈魂。
「我想畫出個心爆炸的痛苦,不是說受罪,只是創作時我想到生命,反而覺得一切很美好,但突然間半個身體又隨時消失。」另一張調子更沉,像添了死亡的顏色。他說每天創作就像在發現,每層油彩要兩星期才乾,乾了才可上另一層顏色,動輒要上六七層,於他像經歷一種修煉的過程。今天起他忙於在中環藝穗會開畫展,11張作品全是他出事前所畫,新作還是先收起來,沉澱一下。
瘋子頓悟
「死去活來,除了多了一條刀疤厚禮,生命有甚麼改變?」我問Kim。「當然是比以往更懂得選擇和取捨,不再如以前像個瘋子一樣穿梭各地,跟誰誰誰工作、出席甚麼時裝秀和拍攝工作……我過往真的做得夠多了,醫生相信就是壓力所致的。」Kim小啖的呷着黑咖啡,嘆了口大氣繼續說:「但我想:香港人人都這樣啊!都工作得快要瘋掉了啊!每天都追趕跑跳碰,為了餬口而對人恭恭敬敬……但事實上……你就是處理不了。」
人人都叫他放輕鬆,但來港廿多年的Kim知道香港生活成本就是高,要擁有機會,就得拼了命做得比別人好一點,哪怕是好一丁點。「也就這樣做了40多年,我也算是很成功吧?可能我就是覺得偷懶的話,永遠不會有下一步,於是把自己逼得太緊。」Kim引述醫生說,他正處於心臟的復原期,估計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康復。
「那是很漫長的時間。」Kim咕嚕着,又緩緩說:「我真的很感恩逃過一劫,回到自己的生活,當然有些東西需要被改變,因為我再也不能處理過去的壓力。」不必要的人、事、物,他都決定要斷捨離,沒得講數。
愛瑪仕狗
一進門,Kim的愛犬Luca圍着我們興奮的團團轉,但一Roll機牠又乖乖地捲坐在沙發上不發一言。Kim說,自他從醫院回來,連Luca都生性了,沒有昔日的頑皮。「Luca是世上最矜貴的狗狗,牠是林青霞用愛瑪仕毛氈捲着送到我家的禮物。」Luca怪叫了一聲,似是附和主子。
人間冷暖,當你落難就能試驗出你有多少真正朋友。Kim說出事後,當然不只閨密林青霞來看他,「連有些大孖沙、平時從沒交情的大人物都來醫院看我,我很驚訝,原來Kim Robinson這個人活在世上也有點價值」。
屈指一算,這位「神級髮型師」入行已40多年,替無數名人處理煩惱絲,他自己的煩惱又能自處嗎?
「我想這件事帶給我的啟發是:是時候轉變方向了。生活裏我有很多事情想要做,過去我也就是在同一時間做很多事情,現在我想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或許是藝術,那是超級沒有壓力的。我喜歡繪畫,它帶給我很多快樂。」
我欣賞Kim的地方是,他是香港赫赫有名的髮型師,早年卻寧願跑到沒太多人認識他的美國辦展覽,為的是在沒明星光環下做一個老老實實的藝術家,不靠人氣,只憑實力。「這是藝術,你喜歡最好,不愛也罷!我就是不要成為那種只向錢看、商業化的藝術家,我只想畫畫,不管你喜不喜歡我的作品!」Kim說時眼神堅定,像在朗讀宣言,餐桌上剛巧放着英年早逝的叛逆塗鴉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的兩本大畫冊。Kim又受哪些藝術大師影響?
「我喜歡大師級人物,但我不喜歡過分裝飾的作品,它們完全不能打動我。作品不能打動人就失去了跟人的連結,跟我剪髮的工作一樣。有些客人跟我說要這樣那樣剪,我會直接跟他們說這樣真的不好看,如果他們要求這樣剪我還是會照他們意思去做,但要求他們十天內回來,然後讓我剪我認為對的髮型,免收費用。」結果呢?「99%女性客人都會回來,讓我自己發揮,因為我看她們,跟她們看自己完全不一樣。」剪刀與畫筆,Kim兩者都愛,都視作藝術。
寫書心願
今年初,77歲的一代錶匠Philippe Charriol,斷魂於他最愛的賽車跑道。能夠死於自己的畢生最愛,猶如軍人戰死沙場,也算無憾,我覺得他一生比其珠寶手錶璀璨。如果,當日Kim真的拿着剪刀走了,他會遺憾嗎?「我想,最後一口呼吸就像這生的記憶。」Kim接着說了一個故事。從醫院回到家,他看着一屋漂亮的物件,都是他從世界各地蒐集來的東西,那刻他覺得自己很瘋狂。「以前我很記掛這些回憶,但突然覺得沒那麼重要了,我不再需要更多東西了,朋友、家庭才最重要」。畢生為女人變靚啲,Kim最近更有個心願,寫書教導弱勢女性自強。「就算我走了,我要肯定對香港女性的支援是足夠且可持續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記得作家史鐵生講過:「所謂命運,這一齣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所以,精神啲,臨時演員都係演員,否則霞姐點派飯盒畀你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