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反衞星實力成爭霸指標 美仍居首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28日 07:58
2019年03月28日 07:58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現代戰爭就是比拼訊息的戰爭,只要打掉了敵人的衞星,對手火力再強大也是徒然,因此反衞星實力是大國爭霸的技術指標,美國在這方面仍然首屈一指,其次是蘇俄,中印不過是後來者。
美國早在1959年已將一枚改裝的「大膽獵戶座」彈道導彈,經轟炸機由高空發射,成功模擬攻擊軌道上一顆人造衞星,刺激對手蘇聯不久也進行了同類測試。1985年,美軍再掌握由F15戰鬥機發射ASM 135導彈,直接摧毀衞星的能力。
隨着冷戰結束,反衞星測試也沉寂了22年,直至2007年,中國首次以陸基導彈打下一顆報廢的衞星,這場太空競賽才重新恢復。翌年美國就發射海基SM-3導彈,擊毀一枚已廢棄的衞星。俄羅斯也在2015年試驗全新的A235反衞星導彈,近年又在軌道上部署了一批聲稱用來檢查其他衞星的「衞星」,歐美相信這些可疑衞星實是反衞星武器,戰爭時可撞向敵方衞星。
中國遺太空垃圾威脅衞星
歷次的反衞星試驗中,以中國的測試最受國際批評,因為中方摧毀的高軌道衞星在離地800公里之上,產生的3,000多塊碎片大部份都殘留在軌道上,時刻威脅其他衞星的安全,連國際太空站也要多次變軌去避開這些飛行速度比子彈更快的太空垃圾。
印度強調他們摧毀的是低軌道衞星,碎片未來數周會全數墮落入大氣層燒毀,不會殘留在軌道。
路透社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