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駕駛者為慳錢 堵死兩條替代路長青網文章

2019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3月29日 18:34
2019年03月29日 18:34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涵蓋中環核心商業區,中西區區議員許智峯擔心,收費道路範圍小,將令附近的荷李活道和林士街等替代道路塞上加塞。他亦建議豁免當區居民收費,或提供優惠。
許智峯稱支持計劃,但擔心收費道路範圍小,計劃實施後會有車輛為繞過收費區駛入其他替代道路,原用擺花街的車輛將改至荷李活道,用鴨巴甸街的車輛則會用林士街,令兩條替代道路「塞上加塞」。許指,荷李活道非常繁忙,是東行往金鐘的連接道路,平時多貨車上落貨,現時常有塞車半小時情況,林士街則是由海邊通往半山區和核心區的主要幹道,本身亦較繁忙,擔心收費區實施後亦會「塞死」。但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認為有關情況不會發生,因繞過收費區的車輛將使用繞道,根本不會進入該區。
區議員籲豁免居民
許又指,計劃未有豁免當區居民收費或提供優惠不公允,稱英國倫敦道路收費計劃亦向當區居民提供一折優惠。他擔心中區有較多「老闆車」,以周界為本的收費方式對他們影響小,建議以「大停車場概念」按在區內逗留時間收費。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原定昨討論計劃,但運輸署臨時抽起,許智峯指,運輸署稱需作更多諮詢,議員亦需時消化資料,故押後議程,估計署方將修訂文件提交新版本。
運輸署2015年諮詢文件顯示,新加坡、英國倫敦、瑞典哥德堡有推行電子道路收費計劃,計劃推行初期減少的交通流量均為約15%至16%。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早於上世紀80年代已有討論,當時因港人擔心私隱而擱置,回歸後再經三度研究,仍未正式推行,而政府2015年因應中環灣仔繞道即將通車,再宣佈推行計劃,今年完成相關研究。
■記者曾偉龍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