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港鐵沙中綫工程爆出偷工減料醜聞,列車服務又意外頻生,票價調整機制卻有如「有加無減」機制,議員均認為有需要檢討票價機制,穩定票價和引入更多罰則,包括對嚴重事故加重罰款,及將港鐵服務表現與管理層及董事的薪酬花紅掛鈎。
建議表現與高層花紅掛鈎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自兩鐵合併開始實施,定期每五年檢討一次。機制經過多次改良,其中2013年檢討便引入負擔能力上限、服務延誤罰款、方程中扣減的生產力因素增至0.6%等。而2017年檢討則修訂利潤分享機制,又為車票提供一次性額外九折令票價凍結一年。機制下一次檢討將在2022年。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譚文豪批評,票價機制令港鐵加價好似「包生仔」一樣,但機制完全不考慮列車準時及安全等服務因素,港鐵提供回贈亦形同小恩小惠。所以未來應引入懲罰機制,將港鐵服務表現與管理層及董事的薪酬花紅掛鈎,要港鐵高層為意外事故負上責任。
民主黨林卓廷認為,現時對服務延誤的罰款未能反映事故的嚴重程度,所以應制訂新罰款計算方程式,訂明「延誤服務」及「暫停服務」都要罰款,而且罰款金額須按受影響時數及受影響站數來計算,以便更準確反映事故的影響範圍及時間,而港鐵管理層的花紅獎金要與事故頻密及嚴重程度掛鈎。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陸頌雄表示,現時港鐵「自動波」式跟機制加價並不理想,應盡快檢討。他認為應引入更多票價優惠,及設立票價穩定基金。政府亦應優化現行的交通費補貼計劃,將補貼門檻由400元降至300元。
■記者麥志榮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建議表現與高層花紅掛鈎
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自兩鐵合併開始實施,定期每五年檢討一次。機制經過多次改良,其中2013年檢討便引入負擔能力上限、服務延誤罰款、方程中扣減的生產力因素增至0.6%等。而2017年檢討則修訂利潤分享機制,又為車票提供一次性額外九折令票價凍結一年。機制下一次檢討將在2022年。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譚文豪批評,票價機制令港鐵加價好似「包生仔」一樣,但機制完全不考慮列車準時及安全等服務因素,港鐵提供回贈亦形同小恩小惠。所以未來應引入懲罰機制,將港鐵服務表現與管理層及董事的薪酬花紅掛鈎,要港鐵高層為意外事故負上責任。
民主黨林卓廷認為,現時對服務延誤的罰款未能反映事故的嚴重程度,所以應制訂新罰款計算方程式,訂明「延誤服務」及「暫停服務」都要罰款,而且罰款金額須按受影響時數及受影響站數來計算,以便更準確反映事故的影響範圍及時間,而港鐵管理層的花紅獎金要與事故頻密及嚴重程度掛鈎。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副主席陸頌雄表示,現時港鐵「自動波」式跟機制加價並不理想,應盡快檢討。他認為應引入更多票價優惠,及設立票價穩定基金。政府亦應優化現行的交通費補貼計劃,將補貼門檻由400元降至300元。
■記者麥志榮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