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醞釀多年的中區電子道路收費試驗計劃,收費區初步涵蓋範圍曝光,運輸署擬設的收費區涵蓋區內多條主幹道,包括整條畢打街和士丹利街,部份龍和道、干諾道中、遮打道、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等,覆蓋整個商業核心區。運輸署初步目標可減少中區核心商業區整體交通流量約15%,繁忙時段主要道路平均車速可望提高三至五公里。
記者:鄭啟源 曾偉龍
雖然中環及灣仔繞道2月通車,運輸署認為繞道紓緩了干諾道中、夏愨道及告士打道等主要幹道交通,但未能改變太多車輛進入中區商業核心區,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畢打街和雲咸街等仍然擠塞,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可紓緩。
運輸署文件顯示,中區核心商業地帶內主要道路,過去幾年在繁忙時段的行車速度一直有減慢趨勢,德輔道中東行、遮打道、干諾道中西行等在2015年至2017年間,平均車速已下降10%至35%不等。皇后大道中部份路段,在中午繁忙時段車速只有約每小時六公里,相較成年人平均時速四至五公里的步速,「僅僅快過行」。而行經中區的車流中,私家車佔約四成半,的士佔三成,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車輛則佔約一成。
繁忙時段「僅僅快過行」
運輸署將就試驗計劃內容諮詢中西區區議會,計劃初步擬定的收費區將涵蓋區內多條主幹道,覆蓋整個中區至中環碼頭海邊。除中環灣仔繞道仍為免費外,行經收費區均需徵費,干諾道中、德輔道中、皇后大道中、遮打道、民光街及蘭桂坊一帶,俱納入收費區。
運輸署初步目標可減少中區核心商業區整體交通流量約15%,繁忙時段主要道路平均車速可望提高三至五公里,個別較擠塞路口,車輛等候路燈時間可望由現時最多三輪縮減至一輪。
運輸署暫未公開計劃具體收費水平及落實時間表,但強調計劃暫以用者自付原則,並考慮按各種車輛的載客效率,擬定收費水平及是否可獲豁免。車輛日後需加裝車內感應器,配合擠塞徵費及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理念。
收費水平暫未公佈
署方又指出,電子道路收費並非為增加政府收入,政府會考慮根據計劃實施之後的淨收入數額,額外提供相若的恒常資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務。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指,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是合適的時機推行電子道路收費,若待核心區日後車量再增加,便需要較高收費才可改善駕駛者的習慣。他建議收費與時段的繁忙程度掛鈎,令駕駛者改用較不繁忙或非繁忙時段進入該區。
公共運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則指出,目前本地交通擠塞問題源於私家車數目增長失控,電子道路收費根本無法解決擠塞問題,「中環塞你就落度閘,第時沙田塞係咪都要收費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鄭啟源 曾偉龍
雖然中環及灣仔繞道2月通車,運輸署認為繞道紓緩了干諾道中、夏愨道及告士打道等主要幹道交通,但未能改變太多車輛進入中區商業核心區,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畢打街和雲咸街等仍然擠塞,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可紓緩。
運輸署文件顯示,中區核心商業地帶內主要道路,過去幾年在繁忙時段的行車速度一直有減慢趨勢,德輔道中東行、遮打道、干諾道中西行等在2015年至2017年間,平均車速已下降10%至35%不等。皇后大道中部份路段,在中午繁忙時段車速只有約每小時六公里,相較成年人平均時速四至五公里的步速,「僅僅快過行」。而行經中區的車流中,私家車佔約四成半,的士佔三成,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車輛則佔約一成。
繁忙時段「僅僅快過行」
運輸署將就試驗計劃內容諮詢中西區區議會,計劃初步擬定的收費區將涵蓋區內多條主幹道,覆蓋整個中區至中環碼頭海邊。除中環灣仔繞道仍為免費外,行經收費區均需徵費,干諾道中、德輔道中、皇后大道中、遮打道、民光街及蘭桂坊一帶,俱納入收費區。
運輸署初步目標可減少中區核心商業區整體交通流量約15%,繁忙時段主要道路平均車速可望提高三至五公里,個別較擠塞路口,車輛等候路燈時間可望由現時最多三輪縮減至一輪。
運輸署暫未公開計劃具體收費水平及落實時間表,但強調計劃暫以用者自付原則,並考慮按各種車輛的載客效率,擬定收費水平及是否可獲豁免。車輛日後需加裝車內感應器,配合擠塞徵費及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理念。
收費水平暫未公佈
署方又指出,電子道路收費並非為增加政府收入,政府會考慮根據計劃實施之後的淨收入數額,額外提供相若的恒常資源,改善公共交通服務。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指,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後是合適的時機推行電子道路收費,若待核心區日後車量再增加,便需要較高收費才可改善駕駛者的習慣。他建議收費與時段的繁忙程度掛鈎,令駕駛者改用較不繁忙或非繁忙時段進入該區。
公共運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則指出,目前本地交通擠塞問題源於私家車數目增長失控,電子道路收費根本無法解決擠塞問題,「中環塞你就落度閘,第時沙田塞係咪都要收費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