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九名年輕人早前為了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而闖入政府總部請願,特區政府隨後「強烈譴責」的人士中,包括21歲的何嘉柔與20歲的朱恩浩。首度因為抗爭被拘捕,兩人怎會沒有壓力?不過,眼看香港人的安危迫在眉睫,總不能因為年輕而袖手;趁着還有空間,是時候在關鍵時刻,讓反對聲音被看見,免將港人送入「虎口」。
說服愛國母親反思
身兼香港眾志成員的社工系二年級生何嘉柔表示,最初對於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冇為意」,及後才知道比起《基本法》23條更加嚴重,「23條可以『安』條罪畀你,引渡條例直情可能拉返去大陸受審,今年推呢樣、過多幾年立埋23條,香港能唔能夠承受到呢?係咪可以由得佢(修例)通過?」
何嘉柔續指,向來愛國的母親第一時間除了關心她的傷勢,「(其後)鬧我做乜咁儍豬豬?精人用口唔用手!」何嘉柔反問母親知否她抱持的信念?母親由不知道到開始覺得有問題,「(覺得)似乎大陸對香港做嘅嘢未必一定對香港好」。
朋友在她被捕之後發送慰問,何嘉柔趁機闡述其抗爭原因,「起碼畀佢哋知道係乜事先」,甚至有人對她說:「香港有你哋就好好,好在有你哋。」何嘉柔明白到原來因為自己被捕令對方反思:「自己可以為香港做啲乜?」
比何嘉柔年輕一歲的朱恩浩,一直對於內地司法及審訊制度欠缺信心,但特區政府竟然主動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將港人移交中國的缺口打開,「艾未未、桂民海啲罪,都係任佢(大陸)噏咋喎」,而香港法庭只能根據內地提交的證據決定是否批准引渡,假設內地以其他罪名包裝移交申請,「香港法院都冇權判啱唔啱,只能睇表證」。
政治啟蒙於雨傘運動的何嘉柔也指,「政治係喺大家生活中,個個都牽連」,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當台灣政府會為了台灣人安全而表明不認同修例,香港政府竟然主動提出侵害法治的建議,沒有保障港人應有的人權,年輕人縱然或有無力感,也不能撒手不理,「(希望)做香港最後一道希望,為香港做啲嘢,(反對)聲音需要被聽見」。
■記者許偉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說服愛國母親反思
身兼香港眾志成員的社工系二年級生何嘉柔表示,最初對於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冇為意」,及後才知道比起《基本法》23條更加嚴重,「23條可以『安』條罪畀你,引渡條例直情可能拉返去大陸受審,今年推呢樣、過多幾年立埋23條,香港能唔能夠承受到呢?係咪可以由得佢(修例)通過?」
何嘉柔續指,向來愛國的母親第一時間除了關心她的傷勢,「(其後)鬧我做乜咁儍豬豬?精人用口唔用手!」何嘉柔反問母親知否她抱持的信念?母親由不知道到開始覺得有問題,「(覺得)似乎大陸對香港做嘅嘢未必一定對香港好」。
朋友在她被捕之後發送慰問,何嘉柔趁機闡述其抗爭原因,「起碼畀佢哋知道係乜事先」,甚至有人對她說:「香港有你哋就好好,好在有你哋。」何嘉柔明白到原來因為自己被捕令對方反思:「自己可以為香港做啲乜?」
比何嘉柔年輕一歲的朱恩浩,一直對於內地司法及審訊制度欠缺信心,但特區政府竟然主動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將港人移交中國的缺口打開,「艾未未、桂民海啲罪,都係任佢(大陸)噏咋喎」,而香港法庭只能根據內地提交的證據決定是否批准引渡,假設內地以其他罪名包裝移交申請,「香港法院都冇權判啱唔啱,只能睇表證」。
政治啟蒙於雨傘運動的何嘉柔也指,「政治係喺大家生活中,個個都牽連」,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當台灣政府會為了台灣人安全而表明不認同修例,香港政府竟然主動提出侵害法治的建議,沒有保障港人應有的人權,年輕人縱然或有無力感,也不能撒手不理,「(希望)做香港最後一道希望,為香港做啲嘢,(反對)聲音需要被聽見」。
■記者許偉賢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