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蘋人誌:多得他 東華同志有婚假 王賢誌(陳勝藍)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03日 07:33
2019年04月03日 07:33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港鐵通車四十年以來首次相撞,殺關公一個措手不及;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爆出教師跳樓慘劇,也殺東華主席王賢誌一個措手不及,由於獨立調查委員會已成立運作,本文不贅。
王賢誌今天卸任,臨近任期尾聲除了處理李東海事件,也通過了同志平權條例,以後東華任何性傾向的員工福利劃一,例如同志也有婚假。即使他已卸任,往後主席也得跟從此例,就像世間很多事情一樣,返唔到轉頭。
訪問就從平權有基說起,再談到他男歡男愛、曾經因攣求醫、非「君」不嫁、被人罵過死基佬。交棒後有意從政,四十八歲正值黃金年齡,既然愛爾蘭出了個hehe首相Leo Varadkar,香港為甚麼不可以。
撰文:陳勝藍
攝影:謝榮耀
從今以後,東華三院員工只要出示任何承認同性婚姻國家所發婚書,福利與異性婚姻看齊,王賢誌解譯:「任何性傾向的同事都有同等待遇,譬如有婚假(及喪假),有賀儀,即是有利是。這不是我做東華主席首要或最大目標,只是我有幸、有機會做到主席,帶領這個機構一萬五千個員工,我設身處地又是一個過來人,也是同志的身份,為部份員工謀取更多福利。」
對外,由於條例涉及同性婚姻,記者擔心宗教團體不會放過這個人,他說:「但是第一我們不屬於任何宗教團體,我自己也沒有任何宗教,而且這是那些人的宗教,不是我的宗教。」對內,有員工稱為德政,「看不見這條例對機構有任何損害,只會令我們的working environment更加共融,這是我們想達致的。」
且聽王賢誌訴說這項福利的前世今生,2011年起他擔任東華總理,14年做到副主席,原來每年副主席都要領導一個委員會,例如掌管醫療或教育,有一年他負責人力資源,發現但凡員工達到若干年資,可與一名直系親屬申請旅遊津貼,爸媽、兄弟姊妹、老公老婆任選其一,實報實銷,員工與家屬各上限一萬元,王賢誌見例即問:「朋友可以嗎?」
會上有人反對,說:「如果給了朋友,豈非同事A請同事B,然後同事B請回同事A,變成圍威喂?」王強調這項福利不過增加員工歸屬感,何須設限,他反駁:「我問如果孤兒無父無母,又未結婚,豈不是慘,永遠拿不到這個獎勵,自己一個人去。兩父子或者兩夫婦都可能同一機構工作,一樣都是圍威喂請回對方,有甚麼所謂?」
結果旅遊福利如王賢誌所願修改,以後同志員工不用再獨自去偷歡,去年他當上主席,今年3月通過平權條例。東華有幾多hehe、sheshe員工,誰都說不準,他告訴記者:「你有沒有看過調查,(香港)起碼十分一人是(同性戀者),我們一萬五千名員工,可能有一千五百個是。我也不理他/她是不是,我收到的意見是大家都想我做更多。」
所謂做得更多,當年自己結婚,之後鄧達智與愛人同志陳梓欣醫生又成好事,兩次他都上台說感受,「這些mild、軟性一點我覺得ok,但你說遊行、示威或者請願,我不是說他們這樣做不對,但我未必要去到這麼激或者直接」。
何時可同婚 鄭若驊:遲早
他還透露早前東華宴會請了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主禮,席間問道:「鄭司長,你覺得香港幾時會有同性婚姻合法化?」鄭答道:「這件事避不到,一定會有,不過時間是遲早問題。」王解釋:「所以你剛才問我還有甚麼可以做,我當然想做更多,但都要配合法例,不是我想做幾多就幾多,譬如勞工法例要跟足,我不能全部更改;譬如婚假、結婚利是我們可以自己控制。」律政司回覆傳媒查詢時沒正面回應有否上述對話。
王賢誌自小喜歡男孩子,攣直之間沒有懸念,即使貴為王氏港建(集團)有限公司主席王忠桐的長子,王氏創辦人王華湘的男長孫,仍然化身唐朝宰相長孫無忌,無所顧忌,他說:「你生得個仔出來,又同住多時,翹起條尾知道我想做甚麼,只是從來沒有拿出來大家三口六面說清楚。所以(二十多歲)第一次跟他們說的時候,他們不是很驚愕,沒有很震驚,也沒呼天搶地,但也不是很想承認。」
當時父母問他能否拗直,王賢誌便帶二人一起見家庭醫生,「談完不會有結果,沒有藥食,甚麼都沒有,談完仍是這樣。我真的不記得醫生說甚麼,他跟我們相熟,說他要說的話,他們(父母)也沒有追問:『有沒有其他方法醫治?』因為我也跟他們解釋不會有得醫,等如我現在突然叫媽媽喜歡一個女人,我叫爸爸喜歡一個男人,是否有辦法改變?你都覺得不會。」
他自言一直沒有拍拖,在家出櫃後生活如舊,「一家人看着我兩個妹逐一出嫁、生仔、搬出,仍是我們三條友相對,然後他們都有自己的節目,我媽媽唱粵曲,我爸爸打golf,我覺得他們開始擔心我是否以後都是一個人。」他本人多年來打拼明星夢,直至離開無綫才放下身段,開始到基吧消遣,「當時我想追回一些我失去了的,我三十多歲時做一些二十多歲的事,我有少少想追回失去的光陰,我不管了,我為甚麼還要為人而活?」
他解釋:「可幸我個樣還能騙人,否則沒有人會理你,因為generation不同。如果三、四十歲還出來蒲,個樣一定好殘,因為他由廿幾歲蒲到卅幾歲;正因為我沒有蒲過,keep了一些quota,我出到來發覺還能騙人,別人還會和我說話。」
無綫歷寒冬 基吧逢初春
如果人生分開季節,他在無綫13年可能是寒冬,去到基吧大抵是初春,「發覺更舒服,去那裏又不用掩飾,別人開頭看見我覺得好錯愕,竟然我都會出現。去那裏也沒有特別原因,不是物色新對象,不是大家所想是去到一定要有所行動的場所」。
傳媒狗仔隊可不管其心路歷程,經常在蘭桂坊附近捕獲他,「其實如果他們要跟,可以拍到更多,但他們經常不跟到尾」。跟到尾卻又怎樣?「或者場面震撼一點吧,整個畫面可能很多同志」。記者期望肉光四射萬人斬的情景,可他反高潮地說是喝醉後倒頭便睡的醜態,「其實如果拍到這些照片頗為肉酸」。
就連身邊友人也中伏走進鏡頭,朋友的家人會問:「為甚麼你黐落王賢誌,去夜蒲?」其實最不滿的是王賢誌自己,他坦言:「當時有些人可能因此疏遠了我,我覺得對我很不公平,我沒做過甚麼,其實真的沒事,只是朋友,但被人寫到好像有事,嚇怕人。但現在回想,要多謝接二連三的偷拍、狗仔隊新聞,因為它慢慢令大家接受了,相信了我的性取向或形象。」
緣份永遠要避開我,今天我實在願講和,年近四十終於遇上初戀男友周思聰,2016年在加拿大拉埋天窗,事前已通知東華,執行總監蘇祐安大力支持,說:「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因為東華很多服務支持弱勢社群,性小眾也是弱勢社群。」
坦白從寬,真相大白後傳媒反而拿王賢誌沒轍,他說:「好了,到我承認了,甚至我有個固定的周生,大家便無話可說,其實我都繼續這樣生活,繼續見那些人,有時一樣去蒲,有時一齊去蒲,有時我自己,出去見朋友沒甚麼,再拍到便不是寫那些。我覺得反而光明正大勇敢承認之後,少了很多負面聲音,不喜歡的人會繼續罵:『呢個死基佬!』一定會,我肯定會,如你所說我不是要全部人buy,全部去認同,但起碼我自己舒服了很多。」
其實「死基佬」三字品評來自網上留言,當口當面則未曾遇上。記者問,可有人以「屎忽鬼」往他身上招呼?「那倒沒有,真的沒有。」記者更想知婚後周生的名份,王說:「我partner,我不會叫他老公,也不會叫他老婆,但他真是我partner嘛。有時我上國內和領導開會,如果他問我結婚了沒有,我說結了,不過他不會問我男或女而已。」
倘從政「不能under任何派別」
算起來,王賢誌應該是第一個有司機接送的無綫茄喱啡;第一個出櫃的東華主席,這時他補充:「東華主席不是很多個,才百幾個。」但他不是第一個出櫃政治人,他這刻又說:「我都沒說從政!」會不會呢?「我不是因為第一才去做這件事,適逢timing而已。我真的有想過從政。」
他以管理政府的手法做東華主席,而東華就像迷你政府,香港人在他們旗下醫院出生,上他們的幼稚園、小學、中學,到醫院求診,最後去老人院、殯儀館、義莊,「其實我們好像照顧每個香港人的一生,我有東華這方面的經驗,如果想幫更多人,東華我已做到主席,不會從總理再做起,我是不是可以走從政這條路?」
論形象論口才,他勝任有餘,「做演藝、做慈善、從政也好,我覺得都是用自己身份、能力幫更多人,可說是全香港的人。我做電視(大台)希望全香港人看見,不想只做給小眾看;東華亦然,我們是香港最大的慈善機構,我可以幫到最多人;從政更幫全香港人的福祉,這裏有些類似。可能我不想或不甘心我做的事沒有人知,我想多人知,而人們認同,並覺得我能改變他們一點點。」
可惜同性戀沒有功能界別,他應該加入泛民還是投身建制?「第一我未肯定從政,只是一個想法——連我爸爸也有這個想法:『你都可以做議員!』這段時間很多事發生,好多人叫我不如從政,甚至叫我做特首,太誇張了——但撫心自問,我不能under任何派別,就說同志平權或同性婚姻,已經建制不容,但你說走去泛民那邊,正如我一直所講,我不是要走到最前,有些事我不覺得要用這個方式(遊行示威)爭取。可能要做中立,最後兩邊都沒有人支持,選票很少。」
無論從政與否,人生走到這個關隘,少不了家人支持,「由我做演藝到慈善、東華,我覺得家人佔很重要位置,雖然我經常說是我自己想做演藝——開頭他們想我做生意——但若沒有他們的back up,或家給我無後顧之憂的感覺,我根本不會義無反顧、不惜一切連茄喱啡都做、去捱;如果沒有我爸爸的淵源——他做過總理以至主席——我也不可能認識東華上下所有人,也不會加入東華,也不會今天做到主席,所以這方面家人影響我很多。」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