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yGut者言:點解將殼股妖魔化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03日 14:35
2019年04月03日 14: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
上周分析殼股需求,反應出奇地好。有讀者希望我再多寫一點,我亦覺得香港以學術角度分析反向收購上市(Reverse Mergers)的文章太少了。近年,證監會和港交所致力打擊殼股市場,一些股壇維權人士亦配合監管機構透過傳媒把所有「殼股」妖魔化為「妖股」。
不要誤會,我不是說市場上沒有莊家把殼價舞高弄低。問題是,證監會成功檢控操控市場行為的案例不是那麼多。反向收購上市有幾妖?說過了,最近Dell Technologies重新上市便是透過買殼。其他經典例子,包括股神畢菲特的巴郡和紐約證券交易所!
反向收購在美國亦非全無爭議,美國證交會在2005年卻給予殼股一個肯定:We recognize that companie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advisors often use shell companies for many legitimate corporate structuring purposes。相比傳統IPO,透過反向收購上市的主要優點包括成本低、程序快、毋須包銷商、不受IPO市場氣氛影響、避免股權過份攤薄等。而除了供求以外,影響殼價高低的因素還有殼公司是新是舊、擁有甚麼資產或債務、可在哪個市場交易、有否向證交會提供報告、股東數目等等,絕非任由莊家舞高弄低那麼簡單。
女友Babe問:「監管機構妖魔化殼股,有啲似依家政府妖魔化加熱煙。」我忍不住讚她:「呢個比喻真係一流。」Babe再問:「明明係有果味嘅電子煙先吸引到後生仔,關加熱煙咩事?」我解釋:「我只賣傳統煙梗係唔想煙民轉食加熱煙,你只做包銷又梗係唔想公司買殼上市啦。DQ加熱煙,會令走私加熱煙嘅人要求更高回報,同鼓勵加熱煙民轉食傳統煙。DQ殼股,亦會提高市場投資殼股要求嘅回報,兼增加公司上市成本。」
徐家健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fb.com/economics3.0/
本欄逢周三刊出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