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月入約7,000港元的內地漢從日本來港,入境時在機場被海關發現藏有逾3.8萬支未完稅加熱煙,共值約11萬元,他稱是從日本機場買入,聲稱打算送給同事。他昨認罪,裁判官質問:「邊度搵咁多錢買咁多煙?嗰啲煙成十萬蚊港紙㗎喎!」辯方解釋,被告為友人代購,自言對本港法律「淡薄無知」,已感懊悔。裁判官最終判他入獄三個月,緩刑兩年,另罰款2,000元。
市值約11萬
被告張禮生(56歲)承認管有應課稅品條例適用的貨品,及未有向海關人員申報兩罪。裁判官判刑時指,涉案煙草數量龐大,海關應已告知所有旅客須繳付煙草稅,被告稱對本港法律無知,並非脫罪及減刑理由;惟考慮到被告因本案一直還柙等因素,故判處上述刑罰。裁判官又叮囑被告,若緩刑期間再在本港犯事,極大機會要在候訊期間還柙。
辯方求情指,被告生於浙江,從事木工工作約30年,月入大約人民幣6,000元,自言想念家中妻子及九旬母親。控方透露,被告被捕時身上有人民幣960元。裁判官問辯方,可否將被告情況當作「幫人帶貨」,辯方只稱被告買煙的約11萬款項中,部份由友人出資。
案情指,被告於今年2月19日晚上從日本抵港,在機場的入境大堂內被海關發現,他的背包內藏有38,200支加熱煙,而被告並無申報或取得許可證。涉案加熱煙共值逾10.8萬元,應課稅項約7.2萬元。
去年有休班警拿取600支加熱式電子煙的「煙彈」包裹時,因貨品未完稅遭海關拘捕,被判罰款6,000元。政府今年2月已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建議修例禁止進口以及售賣電子煙和加熱煙等,違法者可被判最高罰款五萬港元及監禁半年。
案件編號:WKCC742/19
■記者鄭語霆、廖希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市值約11萬
被告張禮生(56歲)承認管有應課稅品條例適用的貨品,及未有向海關人員申報兩罪。裁判官判刑時指,涉案煙草數量龐大,海關應已告知所有旅客須繳付煙草稅,被告稱對本港法律無知,並非脫罪及減刑理由;惟考慮到被告因本案一直還柙等因素,故判處上述刑罰。裁判官又叮囑被告,若緩刑期間再在本港犯事,極大機會要在候訊期間還柙。
辯方求情指,被告生於浙江,從事木工工作約30年,月入大約人民幣6,000元,自言想念家中妻子及九旬母親。控方透露,被告被捕時身上有人民幣960元。裁判官問辯方,可否將被告情況當作「幫人帶貨」,辯方只稱被告買煙的約11萬款項中,部份由友人出資。
案情指,被告於今年2月19日晚上從日本抵港,在機場的入境大堂內被海關發現,他的背包內藏有38,200支加熱煙,而被告並無申報或取得許可證。涉案加熱煙共值逾10.8萬元,應課稅項約7.2萬元。
去年有休班警拿取600支加熱式電子煙的「煙彈」包裹時,因貨品未完稅遭海關拘捕,被判罰款6,000元。政府今年2月已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建議修例禁止進口以及售賣電子煙和加熱煙等,違法者可被判最高罰款五萬港元及監禁半年。
案件編號:WKCC742/19
■記者鄭語霆、廖希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