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政府建議修訂《逃犯條例》,傳媒日後在內地採訪危機四伏,香港記者協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等13個傳媒工會、組織及機構昨發表聯署聲明,反對當局修例,擔心帶來寒蟬效應,威脅記者人身安全,形容新例有如高懸於記者頭上的利刃。記協主席楊健興強調,記者在修例後到內地採訪的風險大增,心理壓力也會加劇,認為特區政府不應該將新聞工作者暴露於危險下。
記者:許偉賢 呂浩然
參與聯署包括獨立評論人協會、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以及明報與壹傳媒工會等。聲明指,內地傳媒環境險惡,香港、國內以至外地記者採訪時有受阻,部份記者更曾被定罪入獄;雖然基於協議內的「雙重犯罪」等原則,間諜罪及刺探國家機密罪等疑犯不會移交,純政治性質案件亦不作移交,而現行建議以單次個案式處理的37類可移交罪行中,也不包括單純涉及言論、出版的罪行,但聯署組織指出,此舉無助令新聞工作者安心,因記者就非政治罪名被控或受阻個案時有發生。
聲明舉出多個例子,包括now新聞台記者黃嘉瑜到四川欲採訪維權人士譚作人案時,曾被當局以藏毒罪名上門搜查四小時;香港政論雜誌創辦人兼香港公民王健民被控行賄判刑,拘禁期間被迫交代雜誌撰稿人身份及報道消息來源等,認為修例會令在港記者或因為各式罪名被移送內地,「此風險恐怕會造成自我審查,新例有如高懸於記者頭上的利刃」,憂慮香港現有的言論、出版及新聞自由空間嚴重倒退,記者因為憂慮人身安全,面對無形無盡的心理壓力,勢造成寒蟬效應。
呂秉權:猶如伸黑手撈人
記協主席楊健興回覆《蘋果》指,內地採訪工作向來高危,過往不少例子證明採訪時或遇到未能估計的情況,「例如(內地)可以用一啲好奇怪嘅原因搜你房、或者過去有啲個案係最後定咗罪,可能都係冤罪」,強調修例後傳媒採訪風險增,「心理上好大陰影」,認為特區政府不應將新聞工作者暴露在此情況,「嗰個風險、嗰個危險、嗰個不明朗,唔應該係新聞工作者要承受」。
楊健興並指外界留意到內地現時司法制度及執法水平,「相信政府都唔會公開承認,(內地司法)制度完全可信、或者香港人可以接受」,認為如此多問題未解決,現時並非修例好時機,記協將於周日就此課題舉行研討會,已邀請政府派代表出席,了解新聞界憂慮。
身兼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的獨立評論人協會召集人呂秉權指出,社會對修例的擔心,源於內地司法體制問題,強調內地是「先有人(目標),再去摷佢各種可能嘅罪行、去造佢單案」,指當局無論如何包裝草案,港人、台灣人和國際商會只會解讀今次修例是「內地法治伸咗隻黑手入嚟(香港)撈人」。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許偉賢 呂浩然
參與聯署包括獨立評論人協會、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以及明報與壹傳媒工會等。聲明指,內地傳媒環境險惡,香港、國內以至外地記者採訪時有受阻,部份記者更曾被定罪入獄;雖然基於協議內的「雙重犯罪」等原則,間諜罪及刺探國家機密罪等疑犯不會移交,純政治性質案件亦不作移交,而現行建議以單次個案式處理的37類可移交罪行中,也不包括單純涉及言論、出版的罪行,但聯署組織指出,此舉無助令新聞工作者安心,因記者就非政治罪名被控或受阻個案時有發生。
聲明舉出多個例子,包括now新聞台記者黃嘉瑜到四川欲採訪維權人士譚作人案時,曾被當局以藏毒罪名上門搜查四小時;香港政論雜誌創辦人兼香港公民王健民被控行賄判刑,拘禁期間被迫交代雜誌撰稿人身份及報道消息來源等,認為修例會令在港記者或因為各式罪名被移送內地,「此風險恐怕會造成自我審查,新例有如高懸於記者頭上的利刃」,憂慮香港現有的言論、出版及新聞自由空間嚴重倒退,記者因為憂慮人身安全,面對無形無盡的心理壓力,勢造成寒蟬效應。
呂秉權:猶如伸黑手撈人
記協主席楊健興回覆《蘋果》指,內地採訪工作向來高危,過往不少例子證明採訪時或遇到未能估計的情況,「例如(內地)可以用一啲好奇怪嘅原因搜你房、或者過去有啲個案係最後定咗罪,可能都係冤罪」,強調修例後傳媒採訪風險增,「心理上好大陰影」,認為特區政府不應將新聞工作者暴露在此情況,「嗰個風險、嗰個危險、嗰個不明朗,唔應該係新聞工作者要承受」。
楊健興並指外界留意到內地現時司法制度及執法水平,「相信政府都唔會公開承認,(內地司法)制度完全可信、或者香港人可以接受」,認為如此多問題未解決,現時並非修例好時機,記協將於周日就此課題舉行研討會,已邀請政府派代表出席,了解新聞界憂慮。
身兼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的獨立評論人協會召集人呂秉權指出,社會對修例的擔心,源於內地司法體制問題,強調內地是「先有人(目標),再去摷佢各種可能嘅罪行、去造佢單案」,指當局無論如何包裝草案,港人、台灣人和國際商會只會解讀今次修例是「內地法治伸咗隻黑手入嚟(香港)撈人」。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