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抑鬱症 強迫症 患者高危病態網購損害身心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04日 23:35
2019年04月04日 23: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瀏覽購物網已成很多港人每日必做的事,但買到全屋雜物、周身卡數,甚至與家人起爭執,是否為病態網購?精神科醫生表示,很多生活不如意或有情緒病的人都會網購成癮,藉網購填補空虛及慰藉心靈。醫生提醒常衝動購物的人要了解自己需要,戒掉「為買而買」。
記者:梁麗兒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表示,對工作忙碌的都市人來說,網購很方便,適可而止便不是病態行為。臨床上沒有網購成癮的定義,關鍵視乎對當事人的生活、工作有否負面影響,如因經常瀏覽購物網而睡眠不足,翌日上班沒精神,或沉迷網購導致少時間陪家人、搵朋友,甚至買到「碌爆卡」,無法自制便要求醫。
自我提醒 目標為本
很少人純粹因網購成癮求診,多數人因其他問題如失眠向精神科醫生求助,然後發現網購成癮。傅指,這類求診個案約每星期都有一宗。病人大多因生活或感情不如意,或有情緒病如抑鬱症、強迫症,感到心靈空虛,最後沉迷網購。曾有20多歲男士經常在外國網站購名牌波鞋,欠下40多萬卡數,工作上亦不如意,感到走投無路,自殺不遂求醫,證實患抑鬱症並有賭癮。
強迫症患者有強迫思想及行為,容易網購上癮。傅稱,患者傾向完美主義,網購時會習慣買齊全套,或買多款式致經常爆買,「例如一套杯有一隻爛咗,有強迫症嘅人就會買一套全新嘅杯,而唔係淨係買爛咗嗰隻」。
網購商會利用買一送一、多買有優惠,吸引人越買越多,容易衝動購物的人會因貪平、怕蝕底而購物。傅指,曾有一對30多歲的夫婦,平日愛網購大量日用品,擠滿屋企猶如貨倉。去年「光棍節」買很多貓糧,因潮濕令貓糧發霉,臭味湧到隔籬屋,導致鄰居懷疑發生血案報警。夫婦又常為擺放物品的問題爭拗,最後因婚姻欠和諧及有失眠等症狀求醫。
傅指,除了會針對情緒病診治,也會教病人了解購買需要,控制網購癮發作屬行為治療,例如網購時先問自己幾個問題,包括為何要瀏覽購物網?要買甚麼?這些物品有甚麼作用?若不購買會帶來甚麼影響?購物時應以目標為本。同時建議病人以一癮頂一癮,即用其他健康的嗜好取代網購,例如做運動、繪畫等,減少瘋狂網購。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