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毛蟲現荃灣泳灘 被刺可致休克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06日 17:31
2019年04月06日 17:3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荃灣區多個泳灘昨日發現小量海毛蟲,專家指出,若不幸被螫傷,傷口會如火燒般疼痛,嚴重甚至會導致休克。康文署已在泳灘張貼告示,提示泳客。該區水域近年已多次發現海毛蟲,專家相信海毛蟲出沒頻繁,與珠江三角洲水質變差有關。
傷口如火燒
海毛蟲體長五至十厘米,身上有30至35個體節,背部滿佈針刺狀剛毛,一般出沒泥灘。香港政府拯溺員總工會昨日在facebook發文,表示荃灣區多個泳灘發現小量海毛蟲在岸邊游蕩。工會提示泳客,須特別照顧小孩,因為大部份海毛蟲令泳客受傷的個案,多數是因小朋友好奇嘗試捕捉海毛蟲,或不小心踏上海毛蟲被刺傷。
發現海毛蟲泳灘包括釣魚灣、海美灣、麗都灣、更新灣及近水灣,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的張瑪珊解釋,海毛蟲屬於「軟岸泥底」的海洋生物,一般情況很少會見到,但春、夏季是牠們的繁殖季節,所以會由深水游至淺水區域,若非繁殖季節,只有潛水或釣魚人士會遇見,「佢哋多數喺六至十幾米深嘅水域,因為天氣暖、要繁殖先會游去淺水區,淺到水浸腳面都會出現」。
張瑪珊指,海毛蟲不會主動攻擊人,人們被刺傷,只是海洋生物的自我防禦機制。一旦被海毛蟲刺傷,有毒刺針會留在傷口內,傷者會如被火燒般灼痛,甚至發炎,須立即用清水洗淨傷口及求醫,「有啲特別容易過敏嘅人,可能會嚴重到休克,如果游泳時見到海毛蟲,就要立即離開」。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竟明副教授則指出,近年海毛蟲大量出現的水域,都是汀九、荃灣一帶,「因為嗰邊海水主要受珠江影響,亦好近大欖集水區,大型基建項目令該區水質變差,令魚嘅數目下降,海毛蟲是魚的食物,少咗魚食佢哋,數量自然上升」。
康文署表示,已在荃灣區一帶泳灘張貼告示提醒游泳人士, 並呼籲市民在泳灘發現海洋生物,切勿嘗試捕捉或觸摸。若不慎在泳灘被海洋生物刺傷,可到泳灘的救傷站尋求協助,救生員會即時為傷者清洗傷口。
■記者梁嘉麗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