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佔中九子之中,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李永達相信是抗爭「年齡」最老的其中一員,由1985年投身民主運動,作為「老鴿」從來未離開過民主抗爭路,對於可能被判入獄,他早有心理準備,「抗爭有時會有呢啲嘢」,也對於自己可以在香港民主歷史中承擔責任感到光榮。
判決前最後一天,李永達仍忙於整理他的回憶錄「送書」名單,未能趕及處理的,就要拜託好友在他入獄後幫忙,到晚上一眾民主黨友,包括與他並肩作戰多年的好友單仲偕、何俊仁等已預備好「送他一程」,安排現任、前任立法會議員聚首吃晚飯。
回到1987年的時空,英國外相賀維訪港,當年剛投身民主運動不久的李永達,於宴會上向賀維抗爭,拉橫額指罵對方:「Bullshit. Shame on You!」其後憤而離場。
喺歷史上承擔咗呢個責任係好光榮嘅工作,因為歷史唔係你想發生就會發生。
卅多年來他的抗爭心態未改,早在佔中爆發前已與數十名民主黨黨友簽署「決志書」,對因參與公民抗命要入獄早有心理準備,李接受《蘋果》訪問時坦言:「既然我係喺歷史上承擔咗呢個責任,我覺得係一個好光榮嘅工作,因為有時歷史啲嘢,唔係你想發生就會發生。」
李永達直言無悔參與傘運,但他令感受強烈的是黃浩銘、鍾耀華及張秀賢三名年輕人在同案中被告,直言與自己30多年前投身民主運動時相比,殖民地政府對年輕人的打壓,不及近年特區政府透過監禁、DQ參選資格般嚴厲,「呢個(打壓)對成個香港民主派裏面嘅年輕精英,係有啲打擊」,他認為年輕人未來抗爭時做法必須更有策略性,「否則香港將會長時間都冇年輕人嘅議會,去做巿民希望佢哋做嘅嘢」。
佔中案也未有「打沉」李永達,他堅持要如常生活,不受審訊影響,包括去年夏季到南美洲旅行,早前亦與妻子到克羅地亞及波斯尼亞遊玩,「令政府想用(審訊)呢樣嘢,去囚禁我哋心靈、思想同行為嘅效果,減到最低」。李指今次若不幸入獄,最擔心不是自己難以適應,而是香港人從此被政府嚇怕,「我一個人有乜咁重要?最重要係幾百萬香港巿民要繼續爭取民主,對唔公義嘅嘢要抗爭,如果囚禁咗我哋九個,就令到大家唔敢再出聲、唔敢再抗爭,呢個就達到佢哋(打壓)最大嘅效果」。
對民主運動處低潮,李稱從未對港人失望,「從梁振英年代到林鄭月娥呢六年,我睇到成個政治生態改晒,向當權者尋求憐憫呢條路途差唔多係唔得,唯一可以做嘅就係要自強、要團結」。經歷30多年民主運動的他坦言,運動有高、低潮,始終堅信違反人權的政治制度不能持續,「我睇唔到專權獨裁者可以千秋萬世」。希望可讓公眾明白抗爭要堅韌精神,「唔係立即會成功,可能雨傘(發生)一次、兩次、五次、十次得一次成功,但唔知幾時,只要有去參與就夠」。
■記者林俊謙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判決前最後一天,李永達仍忙於整理他的回憶錄「送書」名單,未能趕及處理的,就要拜託好友在他入獄後幫忙,到晚上一眾民主黨友,包括與他並肩作戰多年的好友單仲偕、何俊仁等已預備好「送他一程」,安排現任、前任立法會議員聚首吃晚飯。
回到1987年的時空,英國外相賀維訪港,當年剛投身民主運動不久的李永達,於宴會上向賀維抗爭,拉橫額指罵對方:「Bullshit. Shame on You!」其後憤而離場。
喺歷史上承擔咗呢個責任係好光榮嘅工作,因為歷史唔係你想發生就會發生。
卅多年來他的抗爭心態未改,早在佔中爆發前已與數十名民主黨黨友簽署「決志書」,對因參與公民抗命要入獄早有心理準備,李接受《蘋果》訪問時坦言:「既然我係喺歷史上承擔咗呢個責任,我覺得係一個好光榮嘅工作,因為有時歷史啲嘢,唔係你想發生就會發生。」
李永達直言無悔參與傘運,但他令感受強烈的是黃浩銘、鍾耀華及張秀賢三名年輕人在同案中被告,直言與自己30多年前投身民主運動時相比,殖民地政府對年輕人的打壓,不及近年特區政府透過監禁、DQ參選資格般嚴厲,「呢個(打壓)對成個香港民主派裏面嘅年輕精英,係有啲打擊」,他認為年輕人未來抗爭時做法必須更有策略性,「否則香港將會長時間都冇年輕人嘅議會,去做巿民希望佢哋做嘅嘢」。
佔中案也未有「打沉」李永達,他堅持要如常生活,不受審訊影響,包括去年夏季到南美洲旅行,早前亦與妻子到克羅地亞及波斯尼亞遊玩,「令政府想用(審訊)呢樣嘢,去囚禁我哋心靈、思想同行為嘅效果,減到最低」。李指今次若不幸入獄,最擔心不是自己難以適應,而是香港人從此被政府嚇怕,「我一個人有乜咁重要?最重要係幾百萬香港巿民要繼續爭取民主,對唔公義嘅嘢要抗爭,如果囚禁咗我哋九個,就令到大家唔敢再出聲、唔敢再抗爭,呢個就達到佢哋(打壓)最大嘅效果」。
對民主運動處低潮,李稱從未對港人失望,「從梁振英年代到林鄭月娥呢六年,我睇到成個政治生態改晒,向當權者尋求憐憫呢條路途差唔多係唔得,唯一可以做嘅就係要自強、要團結」。經歷30多年民主運動的他坦言,運動有高、低潮,始終堅信違反人權的政治制度不能持續,「我睇唔到專權獨裁者可以千秋萬世」。希望可讓公眾明白抗爭要堅韌精神,「唔係立即會成功,可能雨傘(發生)一次、兩次、五次、十次得一次成功,但唔知幾時,只要有去參與就夠」。
■記者林俊謙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