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體樂好易:講就好易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11日 20:35
2019年04月11日 20: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
政府統計處上月有調查顯示,15至24歲的青年組別,智能手機的滲透率高達99.5%。就算是較具爭議的10至14歲組別,擁有智能手機的比率已高達81.3%。曾有組織的調查顯示,香港每人平均擁有4.25部手機,這並不誇張,當你看過男女老少如何以一人多機方式在街頭聚集打機「捉精靈」,大家便可得知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對現今港人的「蠶食能力」。
無可否認,這年代有很多時間也需要上網找資源,如生活上的資料搜尋及通訊、休閒時又可煲劇打機聽音樂,甚至學業上的溫習和做功課等,好像所有生活細節已離不開這些器材。有調查反映港人上年每日平均上網時間為3.2小時,相信這個數字會每年攀升,亦即可預見我們的身心健康將越受摧殘。這種坐式活動會帶來我們的姿態不良問題,以致頸腰椎及肌肉產生痛症,同時也會大大降低我們的活動意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逼切的是大大影響下一代的全方位健康。對這一班未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小朋友,作為父母,應如何去管理及幫助他們建立良好行為呢?
第一,亦是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即時榜樣。作為父母,我們習慣很快便能向小朋友宣講數十種使用手機的壞處,如影響視力、不再有動力看書及進行其他活動、睡眠質素欠佳、姿態低頭寒背……但話語一停,父母自己便低頭篤手機,繼續埋頭苦幹。看在眼中的小朋友會有如何想法呢?因此強烈建議父母在說教之時,也懂身教。不要再給藉口自己,最起碼與家人休閒、吃飯時及街上行走時不再看手機。其次,可利用其他活動及工具去幫助孩子調整用手機的「時間」和「必要性」概念。例如安排不同的運動和聚會供大家一起參加,在交通工具上,可以藉傾談或大家一同帶備實體書閱讀以享受時光,久而久之便能讓小朋友培養出相同的生活模式。
最後筆者分享:當自己未可做到之時,也不要期待小朋友可以做到。
隔周四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hc.info@sjs.org.hk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