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作為內地最大的圖片版權公司,視覺中國去年的營業收入達到8.1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9.53億港元)。強大的盈利能力背後,卻是動輒興訟的手段,向誤用其相片的企業索天價賠償,或脅迫對方成為長期客戶。不少企業直斥這行為猶如勒索,更形容視覺中國為「版權流氓」。
視覺中國2000年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雷海波等人創立,2014年借殼在深交所A股上市,佔市場40%以份額。視覺中國向來被視為「版權流氓」,只因其常於網絡發佈不具來源的圖片,刻意讓使用者墮入侵權陷阱,隨後興訟「維權」,要求巨額賠償。
《上海證券報》去年引述消息人士指,視覺中國並不追求賠償,而是將維權變為銷售,轉被告為獨家簽約客戶。據內媒數據統計,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近10年共涉訴訟12,000多宗,案件均為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或網絡傳播權糾紛。公司去年80%營收的核心業務為「視覺內容與服務」,眾多企業均質疑那為「勒索之財」。
視覺中國更於2017年開發了一套「鷹眼」系統,能夠追蹤到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此外,視覺中國更常把將不屬於自身的照片和公有領域照片宣稱為自家相片,甚或向真正的版權所有者發律師函。
分析指,視覺中國今次很可能也想利用黑洞相片來「維權」, 最終卻被真正的維權絆倒。
觀察者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視覺中國2000年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雷海波等人創立,2014年借殼在深交所A股上市,佔市場40%以份額。視覺中國向來被視為「版權流氓」,只因其常於網絡發佈不具來源的圖片,刻意讓使用者墮入侵權陷阱,隨後興訟「維權」,要求巨額賠償。
《上海證券報》去年引述消息人士指,視覺中國並不追求賠償,而是將維權變為銷售,轉被告為獨家簽約客戶。據內媒數據統計,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近10年共涉訴訟12,000多宗,案件均為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或網絡傳播權糾紛。公司去年80%營收的核心業務為「視覺內容與服務」,眾多企業均質疑那為「勒索之財」。
視覺中國更於2017年開發了一套「鷹眼」系統,能夠追蹤到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此外,視覺中國更常把將不屬於自身的照片和公有領域照片宣稱為自家相片,甚或向真正的版權所有者發律師函。
分析指,視覺中國今次很可能也想利用黑洞相片來「維權」, 最終卻被真正的維權絆倒。
觀察者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