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自2013年退休後對教會事務近乎毫不作聲,但他近日打破沉默,致函德國天主教刊物《聖職人員期刊》(Klerusblatt),把神父性侵醜聞歸咎於1960年代興起的性革命,令神學院充斥着「同性戀者俱樂部」,跟現任教宗方濟各指暴行源於神父權力腐化不同。
指神學院如「同性戀俱樂部」
本篤十六世在這封將近6,000字信函指,1960至1980年間,「昔日對性的規範標準全盤崩塌」;學校開始教授性教育、有傷風化的衣着越見流行,激起年輕人的「攻擊行為」;性革命亦使孌童行為變得可以接受,教會道德教化的地位隨之瓦解。本篤又指,「孌童為何發展到此地步?歸根究柢,是因為沒有了天主」。他又形容,神學院當時出現多個「同性戀者俱樂部」,寬鬆的氣氛未能為準備成為司鐸的人提供足夠支持。
神學家認為,本篤與方濟各就教會正面對的根本問題,持頗為不一的見解。本篤此舉表露出教會正面臨價值觀分歧,削弱方濟各權威。瑪麗蒙特大學神學及宗教研究助理教授弗拉納根指,「教會存在兩把聲音非好事」,令人憂慮有人會覺得本篤的聲音可替代方濟各的領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泰晤士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指神學院如「同性戀俱樂部」
本篤十六世在這封將近6,000字信函指,1960至1980年間,「昔日對性的規範標準全盤崩塌」;學校開始教授性教育、有傷風化的衣着越見流行,激起年輕人的「攻擊行為」;性革命亦使孌童行為變得可以接受,教會道德教化的地位隨之瓦解。本篤又指,「孌童為何發展到此地步?歸根究柢,是因為沒有了天主」。他又形容,神學院當時出現多個「同性戀者俱樂部」,寬鬆的氣氛未能為準備成為司鐸的人提供足夠支持。
神學家認為,本篤與方濟各就教會正面對的根本問題,持頗為不一的見解。本篤此舉表露出教會正面臨價值觀分歧,削弱方濟各權威。瑪麗蒙特大學神學及宗教研究助理教授弗拉納根指,「教會存在兩把聲音非好事」,令人憂慮有人會覺得本篤的聲音可替代方濟各的領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泰晤士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