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311災後8年里程碑 福島移除核燃料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16日 19:35
2019年04月16日 19: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日本核災禍延8年,營運肇事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昨日才開始移除廠內已熔化反應堆的核燃料,雖被視為核電廠永久廢棄之路的里程碑,但過程勢難順利。
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311大地震及海嘯後因冷卻系統故障而出現爐心熔化,氫氣爆炸更波及6個反應堆中1至4號所在的建築物,因而洩漏大量核輻射。為防核災再生,東電已於2014年12月移除4號反應堆儲存池全部1,535支燃料棒,因4號在事發時已廢棄,爐心無燃料,比有熔化情況、燃料棒亦有損毀的1至3號容易處理得多。
然而,東電昨日終於動手移除3號反應堆旁邊冷卻池的燃料棒,之後面對真正挑戰,清理反應堆內已熔化的燃料棒。3號反應堆所在的建築物,共儲566支燃料棒,其中514支是會放出大量輻射的已使用燃料棒。
料2023年完成
為防輻射,東電員工在建築物約500米外的控制室,遙距操作設在建築物屋頂下的起重機,從冷卻池儲存架吊起核燃料,並將之放入防輻射洩漏容器,過程會在水底進行,而容器上水後會被放入貨車,運到核電廠其他較安全的冷卻池存放。每支燃料棒約重250公斤,容器一次可載7支。而在清理工作開始約1小時後、即日本時間早上約9時,東電就宣佈首支未使用燃料棒成功放入容器,工作雖一度因儀器問題而在下午暫停,但其後恢復,全日共取出4支燃料棒。
東電預計清除3號反應堆全部燃料棒需時兩年,之後會處理1和2號共約1,000支燃料棒,期望在2023年3月前完成。
1至3號反應堆的核燃料處理工作,原定2014年12月開始,但因清理反應堆附近含輻射的瓦礫遇阻滯,在反應堆所在建築物設輔助儀器甚至改建建築物需時而延期,而未來亦有大量問題需要解決。今年2月,東芝研發的遙控機械人在2號反應堆嘗試清理瓦礫時,發現無法處理大型瓦礫,而研發可將瓦礫打碎的機械人或發展相關技術,可能需時數十年。另外,如何處理代替冷卻系統冷卻反應堆的大量核污水,亦是一大課題,因此有指完全廢棄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反應堆,或需時40年。
美聯社/法新社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