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中國監控無處不在,甚至先進得可辨識特定族群。美媒昨報道,新疆的人臉識別監控已擴至其他地區,浙江、福建等公安藉此鎖定維吾爾族人。有關執法部門採購時明言要求「辨認維族與非維族人特徵」,顯示維族人成為重點鎖定目標。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河南三門峽市的執法部門,一個月做了50萬次檢查,在居民中識別有沒有維吾爾族人。浙江杭州、溫州和福建均已使用有關技術。有採購文件顯示,中國16個省分、近24個公安部門,2018年起尋求使用人臉識別。陝西省執法部門去年計劃購置系統,明言要「辨認維吾爾與非維吾爾人特徵」;河北採購文件亦提到,當多個維人乘搭同一航班時,應如何通知警方。
有內地政府部門及科技公司將有關技術,美其名曰「識別少數民族」,但知情者透露是專門識別維族人,維人外形上更接近中亞人,與漢族不同,故人工智能較易辨識。
多名維人聚集即報警
報道指,現時迎合北京需求的創新產業應運而生。成立於2015年、被視為AI「國家名片」的雲從科技公司,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用於北京等29個省市的安防領域。雲從科技在網頁宣稱,他們的技術可識別「敏感人群」,「如果一個維吾爾人最初生活在一個社區,20天內出現了六個維吾爾人,就會立即通知執法部門」。人臉識別研究的公司還包括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但他們均否認有針對族群的監控。曠視科技聲明,公司重點「是商業而非政治的解決方案」、「公司關心公民個人的福祉和安全,而不是關心監督群體」。
電子前線基金會的監控訴訟主管林奇(Jennifer Lynch)指情況令人震驚,「在美國的算法決策中可能存在種族主義,但不是像這樣公開」。專家亦指,這是利用人工智能、臉部識別技術,作種族辨識的首個已知案例。但兩名知情人士均指,該系統並非無懈可擊,精準度取決於燈光及攝像機位置等環境因素。
美國《紐約時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河南三門峽市的執法部門,一個月做了50萬次檢查,在居民中識別有沒有維吾爾族人。浙江杭州、溫州和福建均已使用有關技術。有採購文件顯示,中國16個省分、近24個公安部門,2018年起尋求使用人臉識別。陝西省執法部門去年計劃購置系統,明言要「辨認維吾爾與非維吾爾人特徵」;河北採購文件亦提到,當多個維人乘搭同一航班時,應如何通知警方。
有內地政府部門及科技公司將有關技術,美其名曰「識別少數民族」,但知情者透露是專門識別維族人,維人外形上更接近中亞人,與漢族不同,故人工智能較易辨識。
多名維人聚集即報警
報道指,現時迎合北京需求的創新產業應運而生。成立於2015年、被視為AI「國家名片」的雲從科技公司,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用於北京等29個省市的安防領域。雲從科技在網頁宣稱,他們的技術可識別「敏感人群」,「如果一個維吾爾人最初生活在一個社區,20天內出現了六個維吾爾人,就會立即通知執法部門」。人臉識別研究的公司還包括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但他們均否認有針對族群的監控。曠視科技聲明,公司重點「是商業而非政治的解決方案」、「公司關心公民個人的福祉和安全,而不是關心監督群體」。
電子前線基金會的監控訴訟主管林奇(Jennifer Lynch)指情況令人震驚,「在美國的算法決策中可能存在種族主義,但不是像這樣公開」。專家亦指,這是利用人工智能、臉部識別技術,作種族辨識的首個已知案例。但兩名知情人士均指,該系統並非無懈可擊,精準度取決於燈光及攝像機位置等環境因素。
美國《紐約時報》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