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早前研究時曾從本港私家醫院收集到病人身上的寄生蟲樣本,確定過去兩年有三名病人感染海獸胃線蟲和裂頭絛蟲,相信是食用刺身後感染。
感染未必有病徵
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和裂頭絛蟲,黃早前發表一項研究,過程中利用基因分析技術鑑別寄生蟲品種,確認2017年兩個私家醫院病人感染海獸胃線蟲,2018年有一人染上日本海裂頭絛蟲。他相信根據一般傳染途徑,病人是透過進食魚生感染上述寄生蟲。
黃又指由於寄生蟲非需通報類別,故無統計數字,「以瑪麗醫院為例,一年有一至兩次,有時冇」,但不代表病例罕見,亦可能是感染個案未有發現,因為病人肚痛未必會即時聯繫到感染寄生蟲,而感染裂頭絛蟲亦未必有病徵。
線蟲包含多種可致病寄生蟲,如蛔蟲、鉤蟲及蟯蟲,而透過魚類感染人類的為海獸胃線蟲,當人類感染其幼蟲後或會肚痛,可透過胃鏡檢查並移除,或以杜蟲藥治療。黃強調海獸胃線蟲與蟯蟲不同,前者並不會像蟯蟲於人類肛門產卵而出現局部痕癢。至於裂頭絛蟲可長達2至15米,有些沒有病徵的病人排便時排出長達一米長的節片,同樣可用杜蟲藥治理。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政府應立法強制飲食界就所有魚生等生食海產設立標籤,公開其來源地,及有否以國際認可的冷凍方法殺滅寄生蟲。
■記者曾偉龍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感染未必有病徵
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和裂頭絛蟲,黃早前發表一項研究,過程中利用基因分析技術鑑別寄生蟲品種,確認2017年兩個私家醫院病人感染海獸胃線蟲,2018年有一人染上日本海裂頭絛蟲。他相信根據一般傳染途徑,病人是透過進食魚生感染上述寄生蟲。
黃又指由於寄生蟲非需通報類別,故無統計數字,「以瑪麗醫院為例,一年有一至兩次,有時冇」,但不代表病例罕見,亦可能是感染個案未有發現,因為病人肚痛未必會即時聯繫到感染寄生蟲,而感染裂頭絛蟲亦未必有病徵。
線蟲包含多種可致病寄生蟲,如蛔蟲、鉤蟲及蟯蟲,而透過魚類感染人類的為海獸胃線蟲,當人類感染其幼蟲後或會肚痛,可透過胃鏡檢查並移除,或以杜蟲藥治療。黃強調海獸胃線蟲與蟯蟲不同,前者並不會像蟯蟲於人類肛門產卵而出現局部痕癢。至於裂頭絛蟲可長達2至15米,有些沒有病徵的病人排便時排出長達一米長的節片,同樣可用杜蟲藥治理。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建議,政府應立法強制飲食界就所有魚生等生食海產設立標籤,公開其來源地,及有否以國際認可的冷凍方法殺滅寄生蟲。
■記者曾偉龍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