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李嘉誠早期投資藥業的代表作、長和(001)為最大股東的和黃中國醫藥科技(下稱和黃醫藥)在英美兩地上市後最終回歸香港,申請主板上市,市傳擬集資5億美元(約39億港元),目標第三季掛牌,但長和表明將藉此出售舊股套現。有基金經理認為,藥物研發需大量資金,上市有助公司進一步發展。
記者:陳雪蕾
長和系主席李澤鉅上月才指「長和系內有很多寶貝外界未必知」,昨日長和持股約60.2%的和黃醫藥就申請在本港上市,保薦人為美林美銀及高盛。長和指有意在公開發售時出售舊股,將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和黃醫藥上市後,不再為合併財務報表的附屬公司。
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解釋,為了病人及股東最大利益,應該給予和黃醫藥更多財務管理自主權,不受長和收益目標限制,但長和將繼續成為和黃醫藥的重要股東及長線持有。上市文件披露,長和承諾在和黃醫藥清還現有債務前,持股比例不會低於40%。
去年虧損5.6億
和黃醫藥2000年成立,主要收入來源來自處方藥及消費保健品業務,公司2002年已開展藥物研發,主力在中國開發及推出創新型抗癌藥物,去年11月更成功推出首隻中國自主研發、用於治療大腸癌的藥物「呋䫿替尼」,獲內地無條件批准以品牌名「愛優特」銷售。
和黃醫藥去年全年收入2.14億美元(約15億港元),按年跌11%,因處方藥業務的收入減少;期內蝕7,128.6萬美元(約5.56億港元)。和黃醫藥近年加大研發開支,截至去年底達1.14億美元,佔總收入逾50%,但同時導致公司累計虧損1.83億美元。目前和黃醫藥有八種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自主研發候選藥物,其中五種已經或將開始全球臨床開發。
中國腫瘤藥物市場增速料全球最快,2030年或達1016億美元,但和黃醫藥在風險因素提到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藥物研發投資高昂,且有可能不獲藥監局批准商業化,屆時公司創收能力將嚴重受損。和黃醫藥計劃擴大產能,建立原料藥或製劑生產基地,以滿足現在和未來進入商業化階段的抗腫瘤藥物的生產需求。
和黃醫藥2006年在倫敦交易所旗下AIM(另類投資市場)上市;2016及17年先後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發售美國存託股份,三次IPO共融資約36億港元。若成功在港上市,將實現紐倫港三地上市。此亦是2014年港燈重組後,長和系在香港股票市場的較大動作。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和黃醫藥不屬長和系重要業務,故不憧憬出售舊股會派豐厚特別息,但出售舊股觀感難免令人聯想到長和不願意承受該風險,甚至看淡前景。長和昨股價未見有大變動,收市跌0.59%。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記者:陳雪蕾
長和系主席李澤鉅上月才指「長和系內有很多寶貝外界未必知」,昨日長和持股約60.2%的和黃醫藥就申請在本港上市,保薦人為美林美銀及高盛。長和指有意在公開發售時出售舊股,將持股比例降至50%以下。和黃醫藥上市後,不再為合併財務報表的附屬公司。
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解釋,為了病人及股東最大利益,應該給予和黃醫藥更多財務管理自主權,不受長和收益目標限制,但長和將繼續成為和黃醫藥的重要股東及長線持有。上市文件披露,長和承諾在和黃醫藥清還現有債務前,持股比例不會低於40%。
去年虧損5.6億
和黃醫藥2000年成立,主要收入來源來自處方藥及消費保健品業務,公司2002年已開展藥物研發,主力在中國開發及推出創新型抗癌藥物,去年11月更成功推出首隻中國自主研發、用於治療大腸癌的藥物「呋䫿替尼」,獲內地無條件批准以品牌名「愛優特」銷售。
和黃醫藥去年全年收入2.14億美元(約15億港元),按年跌11%,因處方藥業務的收入減少;期內蝕7,128.6萬美元(約5.56億港元)。和黃醫藥近年加大研發開支,截至去年底達1.14億美元,佔總收入逾50%,但同時導致公司累計虧損1.83億美元。目前和黃醫藥有八種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自主研發候選藥物,其中五種已經或將開始全球臨床開發。
中國腫瘤藥物市場增速料全球最快,2030年或達1016億美元,但和黃醫藥在風險因素提到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藥物研發投資高昂,且有可能不獲藥監局批准商業化,屆時公司創收能力將嚴重受損。和黃醫藥計劃擴大產能,建立原料藥或製劑生產基地,以滿足現在和未來進入商業化階段的抗腫瘤藥物的生產需求。
和黃醫藥2006年在倫敦交易所旗下AIM(另類投資市場)上市;2016及17年先後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發售美國存託股份,三次IPO共融資約36億港元。若成功在港上市,將實現紐倫港三地上市。此亦是2014年港燈重組後,長和系在香港股票市場的較大動作。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和黃醫藥不屬長和系重要業務,故不憧憬出售舊股會派豐厚特別息,但出售舊股觀感難免令人聯想到長和不願意承受該風險,甚至看淡前景。長和昨股價未見有大變動,收市跌0.59%。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