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消委會化驗元氣吞拿魚 魚尚三文魚有蟲!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16日 23:55
2019年04月16日 23:5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刺身味道鮮美,但食客隨時食寄生蟲而不知。消委會測試市面售賣的50款刺身,發現太古元氣壽司的吞拿魚刺身樣本含有線蟲及蟲卵,荃灣魚尚一個三文魚刺身樣本則被驗出含有線蟲。元氣壽司及魚尚均不認同消委會測試結果,強調食材通過食環署相關測試。微生物專家指線蟲的幼蟲可穿透胃壁或腸壁,導致腸胃穿孔,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
記者:李思穎 鍾雅宜 鄧溢禧 曾偉龍
消委會測試50款刺身,發現當中兩個樣本含寄生蟲,其中一款由太古元氣壽司購買的大眼吞拿魚刺身被驗出含有線蟲及蟲卵,而在荃灣魚尚購買的一款三文魚刺身樣本亦有線蟲。消委會指化驗發現的寄生蟲沒有蠕動,未能確定是否活蟲,亦因經過化學處理,未能作進一步基因測試以確認品種。食安中心已到涉事零售點跟進,調查顯示相關零售點的刺身原材料由合法來源供應,亦無違反食物環境衞生署相關發牌條件。
元氣壽司及魚尚不認同測試結果,指食材一向通過食環署相關衞生及食物安全測試,並定期額外委託獨立測試機構作檢測,重申有關食材全符合國際及本地機構食物安全標準,包括冷凍處理的要求,並指兩店事後已委託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作樣本測試均及格。
稻庭養助虹鱒冒三文魚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有感染海獸胃線蟲和裂頭絛蟲風險。感染海獸胃線蟲後,如影響胃部,患者進食1至12小時內可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徵狀,部份人或出現皮疹,一旦感染小腸,患者可於五至七日內有腹痛,如其幼蟲穿透及進入胃壁或腸壁,嚴重者可導致腸胃穿孔,並進入腹膜,亦有人感染後會出現過敏反應,例如蕁麻疹或休克等。
食安中心指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魚和魚製品操作規範》,如魚肉用作生食,須先在-20℃冷凍七天或-35℃冷凍20小時,可殺死寄生蟲,效果等同煮熟食物,但仍建議公眾避免食生魚,尤其是長者、幼童、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弱人士。
消委會同時發現紅磡稻庭養助一個中文餐牌標示「銀三文魚」的樣本實為虹鱒,與所屬品種有出入,價格95元6片。而尖沙嘴焱丸水產的餐牌上一款以英文標稱「Bluefin Tuna」(藍鰭吞拿魚)的樣本,售120元5片,最後被鑑定只是大眼吞拿魚。消委會已將兩個案通知海關。
員工爆上級指示挑走蟲狀物
本報記者昨到訪稻庭養助時,發現已無三文魚出售,餐牌上亦不見涉事銀三文魚,店舖負責人山野辺剛指,該批有問題貨品是今年1月向一位日本養殖三文魚廠家購買,入貨10公斤試賣,當時對方有提供產品證明,上月售罄,又強調自己不能分辨虹鱒和三文魚。
另外,有元氣九龍區分店員工爆料,聲稱個多月前其分店員工便在一客三文魚刺身中發現疑似蟲的條狀物體,但上級指示員工挑走該物體後,如常將刺身供客人享用,而該分店經理昨囑咐需向抽樣化驗的食環署人員提供新貨。該員工透露,經理在員工群組轉發信息,指有分店今年3月15日一款辣味三文魚軍艦壽司中的腸桿菌科細菌含量達每克130粒。員工又透露店內衞生狀況差,例如迴轉帶上的三文魚如無人食便不會收回,切壽司的員工疏於洗手。元氣回覆表示,根據完善及嚴謹的程序製作及處理食材,迴轉帶上的食物會在指定時間內回收及棄掉。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