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
子宮內膜異位症(俗稱朱古力瘤)是指子宮內膜的表皮組織生長到子宮以外的器官或組織,因子宮內膜的表皮組織每月仍會受荷爾蒙分泌影響增厚、脫落,易引起炎症及結痂,久之積聚在體內有不同症狀。
此病常見於30歲至40歲育齡期婦女,症狀視乎子宮內膜組織生長的位置,臨床上多生長在子宮附近,但亦有組織生長在遠離子宮的案例,症狀各異,例如若生長在卵巢內層或外壁,可令卵巢功能受阻,阻礙卵泡成長。若生於輸卵管,則易引起輸卵管黏連,造成排卵障礙等,故此病最常引起女性不孕及經期時腹部疼痛等症狀,嚴重時需以手術切除癥塊才能緩解及成功受孕。
以上疾病雖屬西醫疾病,但中醫角度類似於「癥瘕」一病,癥瘕可因患者生活不慎,風寒濕外邪入侵胞宮,或氣滯、痰濕之邪致氣血不通,積而成癥,導致經脈阻滯。氣血不通則痛,故引起痛經,而男女兩精受阻,難以相合而無子,造成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不孕需結合現代醫學檢查確診,中醫臨床上求診者多見以下兩種體質。除主訴不孕外,患者多伴有其他身體症狀:
肝鬱血瘀型:女士若工作生活壓力大,情緒易於波動,導致肝臟疏泄不利,氣行不暢,致氣滯血瘀。症狀見經前胸脹、每月經痛劇烈、經期有血塊、面色暗淡、時有胃脹痛、噯氣、胃酸多等。
脾虛痰濕型:女士若常飲食不節,過食生冷甜品,易損害脾胃,脾虛則生濕凝聚於體內,痰結成癥。症多見經前浮腫、經量多、身困重、下肢水腫、腰酸、大便常不成形等。
患者初期可試用中藥、針灸行氣祛瘀消癥,目的為緩解症狀,或可減低要做手術機率。但若已引起嚴重症狀或日久不孕,可尋求西醫治療或輔助生育技術,中醫亦能配合增加受孕機會及作術後調護。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曾芷言醫師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子宮內膜異位症(俗稱朱古力瘤)是指子宮內膜的表皮組織生長到子宮以外的器官或組織,因子宮內膜的表皮組織每月仍會受荷爾蒙分泌影響增厚、脫落,易引起炎症及結痂,久之積聚在體內有不同症狀。
此病常見於30歲至40歲育齡期婦女,症狀視乎子宮內膜組織生長的位置,臨床上多生長在子宮附近,但亦有組織生長在遠離子宮的案例,症狀各異,例如若生長在卵巢內層或外壁,可令卵巢功能受阻,阻礙卵泡成長。若生於輸卵管,則易引起輸卵管黏連,造成排卵障礙等,故此病最常引起女性不孕及經期時腹部疼痛等症狀,嚴重時需以手術切除癥塊才能緩解及成功受孕。
以上疾病雖屬西醫疾病,但中醫角度類似於「癥瘕」一病,癥瘕可因患者生活不慎,風寒濕外邪入侵胞宮,或氣滯、痰濕之邪致氣血不通,積而成癥,導致經脈阻滯。氣血不通則痛,故引起痛經,而男女兩精受阻,難以相合而無子,造成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不孕需結合現代醫學檢查確診,中醫臨床上求診者多見以下兩種體質。除主訴不孕外,患者多伴有其他身體症狀:
肝鬱血瘀型:女士若工作生活壓力大,情緒易於波動,導致肝臟疏泄不利,氣行不暢,致氣滯血瘀。症狀見經前胸脹、每月經痛劇烈、經期有血塊、面色暗淡、時有胃脹痛、噯氣、胃酸多等。
脾虛痰濕型:女士若常飲食不節,過食生冷甜品,易損害脾胃,脾虛則生濕凝聚於體內,痰結成癥。症多見經前浮腫、經量多、身困重、下肢水腫、腰酸、大便常不成形等。
患者初期可試用中藥、針灸行氣祛瘀消癥,目的為緩解症狀,或可減低要做手術機率。但若已引起嚴重症狀或日久不孕,可尋求西醫治療或輔助生育技術,中醫亦能配合增加受孕機會及作術後調護。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曾芷言醫師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