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係一個傳銷王國,其實呢啲全部都係騙局嚟㗎!」40多歲的華姐原本是一名收銀員,收入微薄,但她與丈夫踏實生活,一家四口總算生活無憂。惟兩年前起,朋友介紹她加入傳銷行列,從此改變她的一生。去年墮入一個珠寶傳銷騙局,令她欠債50萬元,終日提心吊膽,深怕大耳窿上門淋油追數,不敢告訴丈夫及家人,每天為還債跑數,她慨嘆道:「真係唔係人過嘅生活!」她直言如果沒被騙,不會這麼徬徨,過着抬不起頭的日子;經過深刻反省,慶幸此役令她終於清醒,不再發傳銷黃金夢。
「連累咗親戚朋友」
一切由健康食品傳銷開始,華姐以為傳銷工作是「多勞多得」,故不斷向朋友推廣產品,起初她確實透過賣健康食品賺到一些佣金。由於她為人講義氣,加上人緣好,各式各樣的傳銷產品都搵上門,就連早前紅遍傳銷界的「噴噴」美容傳銷,亦有人向她招手。「人都係貪心嘅,都係想賺多啲。賺番幾百萬,目標係買層樓囉!」華姐一時間被沖昏頭腦,2017年10月得知一間來自馬來西亞的珠寶傳銷在港大展拳腳,亦加入分一杯羹。
該傳銷公司以珠寶首飾作招徠,投資者只要付出9.2萬元開設一個戶口,40日便獲取30%獎金,由於獎金可觀,不少人都「瞓身」開戶。從華姐的數簿紀錄可見,短短三個月其團隊人數達100人,投入的資金近千萬元,最輝煌的戰績是,「有500萬現金,(上線)叫我睇住!」可是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該公司三個月後突然人去樓空,華姐留下一屁股債,「唔單止(自己)蝕咗,仲連累咗屋企人、親戚朋友,自己感覺真係好難受!」面對親戚朋友日日追數,她孭起其中50萬元債項,向財務公司及銀行貸款來還給親友,惟她無力償還,要靠向大耳窿借錢來「數冚數」,債務越滾越大,目前她最擔心大耳窿上門淋油追數,「好驚俾業主趕走,到時連屋都冇得住!」
最諷刺是,當傳銷公司爆煲老闆走佬後,華姐與其他苦主追數追到馬來西亞,不但在當地報警,更找來大馬拿督做中間人調解,但仍追討無門,大馬拿督卻帶苦主們到一個燕窩工場,着他們改為投資燕窩傳銷:「投資燕窩生意至少有實物,好過你哋投資嗰啲珠寶!」頓時令華姐清醒過來:「傳銷呢啲全部都係呃人㗎!」
層壓式厚佣減戒心
傳銷騙局,早於10多年前肆虐全港,其運作原理簡單,以層壓式招攬會員或投資者參加高回報投資計劃,一般會員初期會收到可觀的利潤或回報,遂放心加大投資,或邀請親朋戚友成為「下線」賺取佣金,下線越多回報越高。說穿了就是以「新錢養舊錢」,但最終投資計劃爆煲,投資者血本無歸。由於此手法源自1920年意大利商人查理斯龐茲,在美國以層壓式高回報投資計劃騙近四萬人,因而這種金字塔式的投資騙局,被稱為「龐氏騙局」。
由於受害人眾多,政府於2012年將《禁止層壓式計劃條例》修例,任何人加入層壓式計劃,又曾誘使或企圖誘使他人參加層壓式計劃,即使新參與者不涉及貨品或服務銷售,只要獲利都可被視為層壓式,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判處罰款100萬港元及監禁七年。惟其後傳銷騙局不跌反升,2015年逾百人購買比特幣被騙,涉款達1.8億元。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連累咗親戚朋友」
一切由健康食品傳銷開始,華姐以為傳銷工作是「多勞多得」,故不斷向朋友推廣產品,起初她確實透過賣健康食品賺到一些佣金。由於她為人講義氣,加上人緣好,各式各樣的傳銷產品都搵上門,就連早前紅遍傳銷界的「噴噴」美容傳銷,亦有人向她招手。「人都係貪心嘅,都係想賺多啲。賺番幾百萬,目標係買層樓囉!」華姐一時間被沖昏頭腦,2017年10月得知一間來自馬來西亞的珠寶傳銷在港大展拳腳,亦加入分一杯羹。
該傳銷公司以珠寶首飾作招徠,投資者只要付出9.2萬元開設一個戶口,40日便獲取30%獎金,由於獎金可觀,不少人都「瞓身」開戶。從華姐的數簿紀錄可見,短短三個月其團隊人數達100人,投入的資金近千萬元,最輝煌的戰績是,「有500萬現金,(上線)叫我睇住!」可是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該公司三個月後突然人去樓空,華姐留下一屁股債,「唔單止(自己)蝕咗,仲連累咗屋企人、親戚朋友,自己感覺真係好難受!」面對親戚朋友日日追數,她孭起其中50萬元債項,向財務公司及銀行貸款來還給親友,惟她無力償還,要靠向大耳窿借錢來「數冚數」,債務越滾越大,目前她最擔心大耳窿上門淋油追數,「好驚俾業主趕走,到時連屋都冇得住!」
最諷刺是,當傳銷公司爆煲老闆走佬後,華姐與其他苦主追數追到馬來西亞,不但在當地報警,更找來大馬拿督做中間人調解,但仍追討無門,大馬拿督卻帶苦主們到一個燕窩工場,着他們改為投資燕窩傳銷:「投資燕窩生意至少有實物,好過你哋投資嗰啲珠寶!」頓時令華姐清醒過來:「傳銷呢啲全部都係呃人㗎!」
層壓式厚佣減戒心
傳銷騙局,早於10多年前肆虐全港,其運作原理簡單,以層壓式招攬會員或投資者參加高回報投資計劃,一般會員初期會收到可觀的利潤或回報,遂放心加大投資,或邀請親朋戚友成為「下線」賺取佣金,下線越多回報越高。說穿了就是以「新錢養舊錢」,但最終投資計劃爆煲,投資者血本無歸。由於此手法源自1920年意大利商人查理斯龐茲,在美國以層壓式高回報投資計劃騙近四萬人,因而這種金字塔式的投資騙局,被稱為「龐氏騙局」。
由於受害人眾多,政府於2012年將《禁止層壓式計劃條例》修例,任何人加入層壓式計劃,又曾誘使或企圖誘使他人參加層壓式計劃,即使新參與者不涉及貨品或服務銷售,只要獲利都可被視為層壓式,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判處罰款100萬港元及監禁七年。惟其後傳銷騙局不跌反升,2015年逾百人購買比特幣被騙,涉款達1.8億元。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