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一曲《梁祝》成絕響,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傳奇落幕,前晚在新加坡出席音樂會時暈倒,搶救無效,最終不治,終年89歲。她6歲學琴,18歲成演奏家,曾獲總理周恩來在中南海接見;首創的《梁祝》鋼琴演奏廣為流傳,成為一生代表作。最終卻因一場文革被迫離開故土,1993年起移居新加坡。長年與琴相伴,在新加坡被稱為「曾祖母級鋼琴家」。
據報道,巫漪麗20日晚出席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一個音樂會時感到不適,在走向洗手間途中因體力不支暈倒,送院搶救延至當晚10時不治。巫在新加坡沒有家屬,當地音樂家協會將為她辦理後事。
18歲成演奏家 獲周恩來接見
出生於1930年的巫漪麗現為美籍華人,旅居新加坡26年。她出身名門望族,外公李雲書曾資助孫中山辛亥革命,父親巫振英早年留學美國,歸國後成為國內一流的建築師。巫小時候受到電影影響,對鋼琴曲一聽傾情,自6歲起要求習琴,18歲成為上海灘的鋼琴演奏家。她曾師從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Mario Paci),與中國老一輩鋼琴家吳樂懿、傅聰同門學藝。24歲已擔任北京中央樂團首任鋼琴獨奏家,並曾獲總理周恩來接見。巫還多次代表中國到波蘭、丹麥等國演出,或為訪問中國的外國領袖演奏。
1959年,正當各界積極為中共建政10周年獻禮,巫漪麗當時所在中央樂團在各地演出,很多聽眾表示想聽《梁祝》,但礙於《梁祝》本為小提琴協奏曲,沒有鋼琴伴奏。巫便到資料室借譜,閉關研究三天三夜,才創作出流傳後世的鋼琴曲,亦成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份的首演者。巫去年曾在央視節目彈奏《梁祝》,在國內引起迴響。
定居新加坡 晚年教琴為生
不過前半生順風順水的巫漪麗,在文革期間受到迫害,80年代獨自離國、赴美深造。直至1993年定居新加坡,租一個單位,和房東一家人同住屋簷下,以教琴為生。活到老學到老,巫時常在當地的南洋藝術學院聽音樂會,而且每天堅持練琴。她說:「從前有位鋼琴家說過,一天不練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鄰居知道,三天不練全世界知道。因為一演出就不順手,我不是聰明絕頂的人,所以我不能偷懶」。
新加坡《聯合早報》/新浪新聞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據報道,巫漪麗20日晚出席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一個音樂會時感到不適,在走向洗手間途中因體力不支暈倒,送院搶救延至當晚10時不治。巫在新加坡沒有家屬,當地音樂家協會將為她辦理後事。
18歲成演奏家 獲周恩來接見
出生於1930年的巫漪麗現為美籍華人,旅居新加坡26年。她出身名門望族,外公李雲書曾資助孫中山辛亥革命,父親巫振英早年留學美國,歸國後成為國內一流的建築師。巫小時候受到電影影響,對鋼琴曲一聽傾情,自6歲起要求習琴,18歲成為上海灘的鋼琴演奏家。她曾師從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意大利著名音樂家梅百器(Mario Paci),與中國老一輩鋼琴家吳樂懿、傅聰同門學藝。24歲已擔任北京中央樂團首任鋼琴獨奏家,並曾獲總理周恩來接見。巫還多次代表中國到波蘭、丹麥等國演出,或為訪問中國的外國領袖演奏。
1959年,正當各界積極為中共建政10周年獻禮,巫漪麗當時所在中央樂團在各地演出,很多聽眾表示想聽《梁祝》,但礙於《梁祝》本為小提琴協奏曲,沒有鋼琴伴奏。巫便到資料室借譜,閉關研究三天三夜,才創作出流傳後世的鋼琴曲,亦成為《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部份的首演者。巫去年曾在央視節目彈奏《梁祝》,在國內引起迴響。
定居新加坡 晚年教琴為生
不過前半生順風順水的巫漪麗,在文革期間受到迫害,80年代獨自離國、赴美深造。直至1993年定居新加坡,租一個單位,和房東一家人同住屋簷下,以教琴為生。活到老學到老,巫時常在當地的南洋藝術學院聽音樂會,而且每天堅持練琴。她說:「從前有位鋼琴家說過,一天不練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鄰居知道,三天不練全世界知道。因為一演出就不順手,我不是聰明絕頂的人,所以我不能偷懶」。
新加坡《聯合早報》/新浪新聞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