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三大惡習壞腸胃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25日 23:55
2019年04月25日 23:5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都市人不注意一些生活小節,或致百病纏身。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嘉恩稱,臨床上發現有不少腸胃病患者病因都與習慣息息相關,常見三大壞習慣包括吃熱食過急引致灼傷口腔和食道、太夜進食飲奶致胃酸倒流產生「火燒心」症狀,以及在大便期間機不離手,打機打到痔瘡發作。醫生建議若要改善腸胃問題,應重整生活及糾正飲食習慣。
記者:梁麗兒
《排便玩手機谷出痔瘡》
大便時都玩手機已成常態,惟坐廁所太久,加上「用力谷住血管」,可致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變差,誘發痔瘡出現。臨床上不少痔瘡病人都習慣排便時玩手機或睇報紙,時間可長達半小時至一小時,部份人更常被家人投訴「霸住個廁所成粒鐘」,當中不分年紀,後生仔都受痔瘡困擾。正常情況下,排便的時間大約五至十分鐘,若超過十分鐘都「屙唔出」,建議先離開廁所,不妨飲杯水或多行路、多進行伸展,切忌用力谷到面紅耳熱或「谷到出聲」,隨時加劇痔瘡發作。
常忍大便形成便秘
另外,當感到有便意時,應該立刻去廁所,不宜「忍大便」。因為當大便去到直腸,即比較接近肛門的位置時,大腦會發出要排便的訊息,此時強行忍大便,會令大便逗留直腸的時間延長,變相大便的水份也會被直腸吸收,導致變得很乾、很硬,難以排出及形成便秘。
《吃太熱易致食道癌》
常見病人在打邊爐吃太熱的丸類與肉類,或「掃街」吃魚蛋時太心急出事,症狀包括因灼傷致口腔潰瘍、出血泡、生痱滋,甚至引致吞嚥困難等。原來食道黏膜一旦被灼傷,結痂後可致食道收窄,令進食受影響。
常灼傷會反覆發炎
曾有一名60多歲男士,因年輕時打邊爐太心急吃熱烘烘的豆腐,以致食道灼傷及收窄,日常進食要多咀嚼食物,並且不能一次過吃大件食物,他有一次吃燒肉因未有細嚼,引致燒肉留在食道,難以吞下,連吞口水都有困難需求診,終要由醫生用內窺鏡取出燒肉。經常在進食時灼傷食道,會引致反覆發炎,增加食道癌風險,不容忽視。
高危容易灼傷口腔的食物包括打邊爐食物、粥、街邊熱食小吃如燒賣、魚蛋,以及外賣中式包點如叉燒包,建議市民吃熱食時,應先稍為放涼,例如把打邊爐的食物放在凍湯內浸一會兒才吃,或將食物切細件,或逐少量吃,避免將一整粒丸類放入口,以免灼傷喉嚨。包心丸當中或含油份,中心溫度可能會較高,進食時要特別留神,一旦受傷,不建議狂飲凍水,有機會凍傷口腔細胞,飲用室溫水降溫最適合,不適症狀持續,並影響日常進食應盡快求醫。
《睡前飲奶火燒心》
太夜食飯、愛吃消夜或習慣「食飽就瞓」,均是引致胃酸倒流的飲食壞習慣。胃部消化食物的過程需要4至6小時,惟太夜進食,或吃飽後便睡覺,會令胃部充滿食物和胃酸,導致有胃酸倒流入食道的風險。
墊高枕頭防胃酸倒流
常見症狀包括俗稱「火燒心」的心口感到灼熱、胃氣多、半夜痛醒等,胃酸倒流也可致蛀牙、哮喘及肺炎等,建議睡前3小時要停止進食。上班族若因開OT無飯食,可於中段時間吃小食,放工後的晚餐份量宜減少,也可提防倒流。若要吃夜食,應以碳水化合物或纖維為主,忌吃公仔麵或肉類等難消化食物,必要時可墊高枕頸睡覺,也可減少胃酸倒流。
不少人為了「瞓好啲」,在睡前飲奶,但原來牛奶屬於難消化食物,「好多胃酸倒流嘅病人都有夜晚飲奶習慣,唔知道睡前要避開呢類食物」。牛奶入到胃部後會變成箒喱狀「頂住個胃」,故飲奶後即躺下,可令胃酸一湧而出。牛奶一般要3至4小時才完成消化,建議市民睡前要避免飲奶及相關製品,尤其容易胃酸倒流的人。要提防的食物包括咖啡、奶茶、珍珠奶茶、雪糕、含奶類的甜品、芝士。另外,由於酒精可放鬆括約肌,故睡前飲酒都有胃酸倒流風險,應盡量避免。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