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分析個案》
盧太太(55歲)、
盧先生(56歲)、
女兒(23歲)、兒子(21歲)
《財務背景》
盧太是公務員,月入4萬元,尚有半年就提早退休。盧先生從事銷售員,月入2萬元,同樣半年後退休;一家四口每月開支約3萬元,每月儲蓄約3萬元。
四人住在已供滿的三房物業,市值約1,200萬元,手上持有現金140萬元,外幣共80萬元(包括澳幣7萬和人民幣34萬)。另外,持有110萬元定期,每年約1.7厘利息;股票有80萬元,退休金則有230萬元。
《理財目標》
夫婦二人半年後退休,目標為退休投資及保值。盧太太對230萬元的退休金安排感到十五十六,因為公務員領取長俸有不同選擇:一、可先一筆過取230萬元,然後每月領2.4萬元長俸;二、先取320萬元,然後月領1.9萬元長俸。另外,他們的物業管理費和差餉每月6,000元,負擔有點重,所以考慮把單位略為裝修再放租,預計收取3萬元租金,一家人則租住或購買較為相宜的地方。如果置業,會寫仔女名,待他們畢業出來工作後,再一起供款,這選擇是否合適呢?
盧生和盧太年齡和筆者相若,投資理財策略是典型的「六十後」模式。夫婦二人每月收入6萬元,卻能儲起3萬元,現在已經還清樓按,子女亦快將大學畢業,肯定可以退而不「憂」,值得欣慰。由於盧太早退休(55歲),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加上已有大量現金等機會投資(股票投資相對少,證明很怕風險),故應選擇每月領多些長俸。
盧生盧太一家四口每月開支不多,大約3萬元,先取一筆過230萬元退休金後,每月還可領取2.4萬元長俸,長俸與每月開支只差6,000元。即使未計算230萬元退休金,只要善用現時手上410萬元的流動資產,每年投資回報達3%,便可有約12萬元投資收入,即每月約有1萬元投資收入。連同每月2.4萬元長俸,即每月有3.4萬元收入,足夠應付每月3萬元開支。
不宜出租自住單位
盧太考慮把單位出租,再租住較為相宜的單位,筆者認為此舉實在不必要。把自住單位出租,若不幸遇上無良租客,恐怕得不償失。盧生盧太不如留待日後子女有需要置業時,才考慮出售現有三房單位,再購入一個較細的單位自住,把餘下資金協助子女上車。現時盧生盧太手上410萬元的流動資產,港元定存和現金比率過高,高達61%(250萬元),股票只得80萬元,因此很難賺到3%的投資回報。筆者建議二人只保留小部份現金作緊急用途(例如一年生活開支約40萬元),其餘現金連同230萬元退休金,在未來一兩年分階段入市,購入穩陣的十年期企業債券及藍籌股收息。
林本利(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
想搵救兵?即刻Inbox investMAN facebook專頁( http://fb.com/investMAN.hk ),獲編輯選中的申請人,會有專人聯絡你。所有資料,絕對保密。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盧太太(55歲)、
盧先生(56歲)、
女兒(23歲)、兒子(21歲)
《財務背景》
盧太是公務員,月入4萬元,尚有半年就提早退休。盧先生從事銷售員,月入2萬元,同樣半年後退休;一家四口每月開支約3萬元,每月儲蓄約3萬元。
四人住在已供滿的三房物業,市值約1,200萬元,手上持有現金140萬元,外幣共80萬元(包括澳幣7萬和人民幣34萬)。另外,持有110萬元定期,每年約1.7厘利息;股票有80萬元,退休金則有230萬元。
《理財目標》
夫婦二人半年後退休,目標為退休投資及保值。盧太太對230萬元的退休金安排感到十五十六,因為公務員領取長俸有不同選擇:一、可先一筆過取230萬元,然後每月領2.4萬元長俸;二、先取320萬元,然後月領1.9萬元長俸。另外,他們的物業管理費和差餉每月6,000元,負擔有點重,所以考慮把單位略為裝修再放租,預計收取3萬元租金,一家人則租住或購買較為相宜的地方。如果置業,會寫仔女名,待他們畢業出來工作後,再一起供款,這選擇是否合適呢?
盧生和盧太年齡和筆者相若,投資理財策略是典型的「六十後」模式。夫婦二人每月收入6萬元,卻能儲起3萬元,現在已經還清樓按,子女亦快將大學畢業,肯定可以退而不「憂」,值得欣慰。由於盧太早退休(55歲),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加上已有大量現金等機會投資(股票投資相對少,證明很怕風險),故應選擇每月領多些長俸。
盧生盧太一家四口每月開支不多,大約3萬元,先取一筆過230萬元退休金後,每月還可領取2.4萬元長俸,長俸與每月開支只差6,000元。即使未計算230萬元退休金,只要善用現時手上410萬元的流動資產,每年投資回報達3%,便可有約12萬元投資收入,即每月約有1萬元投資收入。連同每月2.4萬元長俸,即每月有3.4萬元收入,足夠應付每月3萬元開支。
不宜出租自住單位
盧太考慮把單位出租,再租住較為相宜的單位,筆者認為此舉實在不必要。把自住單位出租,若不幸遇上無良租客,恐怕得不償失。盧生盧太不如留待日後子女有需要置業時,才考慮出售現有三房單位,再購入一個較細的單位自住,把餘下資金協助子女上車。現時盧生盧太手上410萬元的流動資產,港元定存和現金比率過高,高達61%(250萬元),股票只得80萬元,因此很難賺到3%的投資回報。筆者建議二人只保留小部份現金作緊急用途(例如一年生活開支約40萬元),其餘現金連同230萬元退休金,在未來一兩年分階段入市,購入穩陣的十年期企業債券及藍籌股收息。
林本利(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
想搵救兵?即刻Inbox investMAN facebook專頁( http://fb.com/investMAN.hk ),獲編輯選中的申請人,會有專人聯絡你。所有資料,絕對保密。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