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於內地1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出爐前,便已加息,市場擔憂1月通脹情况嚴峻,紛紛預計國家統計局明天(15日)公布的CPI勢必在5%以上,甚至高見5.6%,達近兩年半以來的高位。展望全年,經濟師估計由於今年推動通脹的元兇,不僅為食物價格,故上半年CPI數字仍將進一步攀升,第二季或會升至全年頂點的6%至6.4%。
野村證券估計,1月份惡劣天氣及農曆新年前等效應,或會推動CPI升至5.6%。野村中國經濟學家孫馳指,食物價格上漲仍是通脹的主要原因,不過在原材料及工資成本趨升的情况下,近期CPI中非食物部分的價格亦呈上升趨勢,如醫療服務、衣物及房價等。
經濟師:非食品因素趨明顯
花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亦認為,非食物部分對推高CPI的作用愈來愈明顯。他估計1月份內地CPI將高達5.5%,超越去年11月的高位(5.1%);2月份CPI有望因為假期因素再度回落。不過中期而言,由於早前內地乾旱已由西南地區擴散至東北,今年災情有多嚴重仍不明朗,換言之農產品等食物價格仍有上漲壓力,未來通脹加劇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相信,1月份CPI將升至5.4%,食品價格反彈是推動CPI升高的主要因素。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則預計,1月份CPI可能會創出近年新高,達到5.2%。
中央無意壓經濟 GDP全年料增逾9%
央行於過去5個月內三度加息,將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累計提升75點子至6.06%,一年期存款利率亦隨之調升至3%水平,除了顯示當局控制物價水平的決心,事實上亦反映了對後市通脹情况不容樂觀。德銀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早前已將今年全年CPI預測從原先的4.4%上調到5%,並估計今年第二季的月度高點會達到6%,主要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會導致今後幾個月消費品價格趨升,另外房屋租金升幅亦會加速。德銀預計年內至少尚有兩次加息,每次0.25厘。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估計,內地年中通脹或升至6.4%,全年亦會高達5.3%。他相信早前的加息只是央行利率正常化的開始,且強調此輪收緊措施不會遏止經濟增長,相信全年GDP增幅仍可達9.2%。
(明報記者鄧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