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選擇投資對象會考慮3C:Commodity、Cash、Creativity。”
美國不斷印銀紙,加上中國過去兩年貸款激增,令到中國及香港面對高通脹威脅。但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說,不要因為高通脹而盲目跟風投資,令到自己的風險取向過分擴張。而他自己的投資,就會選擇礦產豐富,又或者是創意強的國家。
香港的通脹率節節上升,去年12月已升至3.1%,分析員預期今年通脹率會持續攀升。「談到通脹大家就會通想到負利率(圖1),若果香港通脹是4%,負利率就是3點幾個%。但千萬不要有knee-jerk reaction(像敲一敲膝蓋,腳就是踢一踢),因為通脹就去投資。」洪丕正認為,在高通脹之下,市民仍要維持相對平衡的投資組合。
投資看3至5年 不能盲目跟風
他同意零息之下,減少持現金是無可厚非,但不要過分。「投資要作3至5年的看法……不要因為一兩年的形勢而改變策略,別忘記我們在97年之後也經歷了6年通縮。」
洪丕正認為2011年金融市場仍會有波動,特別是歐洲及美國未完全復蘇,很多經濟政策會受到政治因素影響。「投資時必須有心理準備,市場突然間會調整。」
分散風險 股樓現金各三分一
他說自己的投資也秉承分散風險原則,樓、股票與基金、及流動資金約各佔三分之一。所謂流動資金除了存款之外,亦包括高評級的債券。問他如何選擇投資對象?他說會考慮三個C,就是Commodity(商品)、Cash(現金)及Creativity(創意)。
「投資是講相對優勢,若果有很多儲備的國家,當然比周身債的好。又如美國的蘋果電腦,相當有創意,可以由一家電腦公司演變成流動電話公司,甚至推出iPad,有創意能力就很大。」
投資國家 看資源和創意
他又看好商品價格,因為中國及印度的崛起,對天然資源需求龐大。「不要小看中印兩國的20億人口,一個國家當人民解決了衣食住行之後,就會想要消費。中國在10年後隨時會爬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國,這會徹底改變現有的生態。」
中國及印度亦有大量基建工程要上馬,特別是印度,同樣需要很多礦產資源。不過,他也提醒大家,商品價格會大上大落。
中印崛起 帶來第3個超級周期
洪丕正認為,中、印的崛起,會令到世界經濟出現百多年來的第3個超級周期,這個超級周期可以為時20至30年。「過往150年有兩個超級周期,一個是第一次大戰前的20至30年,美國崛起,科技發展、城市化令到美國由全球第4大經濟體,躍升成第1。然後在二次大戰之後,輪到日本及亞洲四小龍。」
「第三個超級周期將會是中國及印度,令到世界GDP持續有較高的增長。」(圖2)他指根據過往的經驗,當一個經濟體的人均GDP到達4000美元左右,對銀行、消費品的需求便會升得很快。所以雖然短線有波動,他對於中國的中長線前景仍然看好。
談到通脹,很多香港人會選擇買樓抗衡。洪丕正認為,香港土地供應有限,買樓始終可以保值,所以若是自住不妨買樓,但要留意自己的供款能力。「利息不會永遠這麼低,但短期內確不會加息。」他相信美國在失業率下跌、樓市回升之前,都不會加息。
撰文:劉欣欣、高志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