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國維「殉清」 陳寅恪死於文革長青網文章

2019年04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4月30日 22:35
2019年04月30日 22: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王國維與陳寅恪都是早年清華大學著名國學大師,兩人與梁啟超和趙元任同被稱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學貫中西,精通英、德、日等多種文字,對西方哲學、美學、文學都有獨特研究和深刻洞見。作為晚清過來的大學者,王對清朝念念於懷,清朝滅亡後他一度失業,後經學者顧頡剛及胡適介紹到清華國學研究院;1927年6月2日王在頤和園投湖自盡,終年51歲;原因眾說紛紜,包括「殉清說」等。
王國維沉湖兩年後,其紀念碑在清華園豎立,陳寅恪親撰碑文。 陳父為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陳三立,祖父是曾任清朝湖南巡撫的陳寶箴,陳寅恪從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卻沒拿到過任何文憑,但他36歲就與梁啟超、王國維一同應聘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並稱「清華三巨頭」;還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教授中的教授」,甚至被稱為「三百年來僅此一人」大學問家,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人物。
陳曾任教港大
抗戰時期陳曾客居香港,1941年受香港大學所邀任客座教授,講授隋唐史,僅講授韋莊《秦婦吟》一詩就耗時兩個月,可見其學問精深。香港淪陷後陳因懂日文,日軍欲高薪聘其出任香港東亞學院院長,陳堅拒。1942年攜妻女逃離香港回內地,先後任教廣西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共建政後任教廣州中山大學,文革中遭迫害批鬥,1969年10月7日因心力衰竭且驟發腸梗阻麻痹去世,終年79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