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式手法炮製 多線發展劇力十足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1日 06:30
2019年05月01日 06:3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台劇等於偶像劇?《與惡》播出後,恐怕改變了很多觀眾的看法。《與惡》是繼2017年《通靈少女》後,台灣公視再與HBO Asia合作推出的電視劇,將美劇嚴謹的製作方式應用到台劇之上,令寫實的題材發揮得淋漓盡致。
雙機拍攝畫面較流暢
對於資訊速食年代,台劇動輒數十集的長度,劇情推進緩慢,而且向來走單線敍事,以男女主角為主,配角為輔,極缺乏多線敍事的執行力,若非以青春偶像作招徠,恐怕難以叫座。《與惡》則直接挑戰美劇式的多線敍事,一口氣建立了五條敍事線──王赦律師夫婦(法律)、李大芝一家(加害方)、林一駿精神科醫師夫婦(醫療)、應家姊弟(病患)、劉昭國宋喬安夫婦(新聞+受害方)。每條線都有極富戲劇性和衝擊力,使劇情推進十分明快。這造就了剪接師李俊宏所言的「幾乎沒有空鏡、以戲接戲、以情緒接情緒的綿密剪接。」
在鏡頭的運用上,《與惡》也是刻意加入大量手持拍攝,盡量讓角色的情緒完整呈現後,才再跳其他的線,而不是用理性去想故事是否該換線。「劇的主題想談的是善惡也許不是絕對」,攝影師陳克勤解釋,當要跳線的時候,攝影機的觀點,如何過渡過去就成為重點。因手持的靈活度高,觀眾更容易跟着鏡頭,對事件有更多的同理心或換位思考。製作團隊全程用美劇式的雙機拍攝,以捕捉演員完整之演出,也讓畫面的連接較為流暢。
《蘋果》記者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