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洲貨幣 驟見暗湧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4日 05:59
2011年02月14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亞洲國家復蘇強勁,令亞洲貨幣強勢難擋。不過,貨幣有升有跌,亞洲貨幣是否真的長升長有?

先拿G7貨幣與亞幣表現比較。年初至今,G7貨幣中,英鎊表現最好,升約3.9%,其次為歐元,累升2.2%;亞幣則以韓圜及馬幣表現最好,不過亦只升約2.0%及1.0%,表現差於英鎊及歐元。

再看90年代各亞洲貨幣走勢,就知道坊間所謂亞幣已升至1997年高位並不是怎樣特別。首先,多個亞幣高位均不是出現在1997年,台幣高位是在1992年7月,馬幣高位則在1995年6月,而兩貨幣的現價比90年代高位仍低近18%及25%,其他貨幣如泰銖及盧比更低近38%及202%。在主要亞幣中,就只有新加坡幣能夠重返90年代高位。總括上文,亞洲貨幣強勢,是否真的那麼「強」?

究竟什麼原因令一直表現過人的亞洲貨幣變為落後於人?熱錢今年焦點是熱炒復蘇概念,歐美股市今年愈升愈有就是好例子。歐債危機緩解,美國復蘇愈見明顯,令到資金東向西流。亞洲國家亦不是增長強勁嗎?沒錯,增長是好,只不過驟見轉向之象。附圖顯示多個亞洲國家增長早在去年第1及第2季見頂(虛線),現只剩下印度、印尼及菲律賓經濟仍能平穩增長(實線),其餘都恍見力有不逮。

炒作對象 只剩印尼菲律賓

筆者認為,今年熱錢仍會追逐亞洲貨幣,只不過,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受惠。炒復蘇是今年概念,以此推斷,印度、印尼及菲律賓才是今年大熱。再加上加息概念,三者中可以排除印度在外(去年3月已加息),餘下只剩印尼(剛於2月初加息)及菲律賓(還未加息)是仍可被炒起的對象。

若要買亞幣,還需看清形勢!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資金部

lauginyip@bankcomm.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