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上周,港股出現下挫,市場上亦有愈來愈多的言論,指全球和美國息口快將上升。忽然之間,似乎悲觀的情緒又再次重臨市場。不過,想深一層,美息上升這理據並不是真的很有新意,慧雅以往便曾多次在本欄強調,美息上升空間不是太多,因此不宜對港股及樓市太悲觀,但股票市場就是一個這麼有趣的地方,當它是要向好或向壞時,都會找到其理據,那管有關理據是新是舊,或甚至是否真的很有理由。
不被市場情緒牽引 理智決定
對於股票市場近日的發展,慧雅並不感到奇怪,畢竟情緒起伏就是股票市場的本質,以慧雅之見,一個優秀基金經理要做到的,就是不要被市場情緒牽着走,永遠能以理智作決定。不過,實際上要把這點做到,其實相當不容易。慧雅近日與一位資深基金經理午膳時,便談到管理基金的難處。
在言談間,朋友談到無論基金公司對於未來世界大勢,經濟前景的分析最多麼漂亮,最後對投資成績決定性最高的,可能依然是有關基金經理的能力。不過,人性是一極其複雜的東西,要了解一個基金經理是談何容易的事,究竟他應付貪婪及恐懼的能力有多少,明察秋毫的能力又怎樣,是一些不易判斷的事。
因此,相對而言,分析公司並必更難,因為有關公司往績的資料甚多,只要我們勤力一點,其實可以知道不少公司過往很多年,在行業高低潮所做過的行動及部署,這在在都有助我們了解公司的管理層。不過,如此一來,我們在揀選基金時,就得較為謹慎。慧雅常強調,選出優秀基金經理的難度不比選出優秀公司低。
施慧雅
mscya@sinaman.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