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財團賺盡】
位於元朗寶業街及舊墟路的采葉庭,由新地(016)與新世界(017)共同發展。以當時成交價格計算,屋苑為發展商套現32億元,比起餽贈山貝村的315萬元及送給村民、估計現值5,670萬元的一塊土地,可謂濕濕碎。
記者:湯家明
采葉庭2001年開售時以元朗上車私人屋苑作招徠,首批單位最平售價僅95萬元。項目至今樓齡已達17年,樓價在樓花期間開售,平均建築面積呎價2,238元(換算實用面積呎價約3,018元)。
超購66倍 買家炒籌入市
采葉庭建有14幢大廈,每幢13至15層高,建築面積606至919平方呎,全數單位1,618伙。開賣時正值政府連串托市措施令樓市氣氛轉熱,首批32伙實用呎價僅1,934元,收票期間共錄2,165個登記;以首批單位計算,超額66倍,部份買家更透過炒籌方式入市,炒籌金額最高達1萬元。
物業早年已近售罄,若以當時樓價、平均200萬元一伙計算,料套現逾32億元。這筆套現金額,相對當年新地向山貝村村代表提供315萬元,及贈送4,000多平方呎土地,算用得相當划算。
現時采葉庭實用呎價已達13,050元,較2001年開售時升價3.3倍。至於新地協議中提到贈予山貝村的土地,若興建成三幢村屋,以目前附近同類樓盤呎價約9,000元推算,市值亦達5,670萬元。
不過據傳真社報道,該幅送給山貝村的土地,似乎縮了水。傳真社引述新地確認,承諾送贈的土地是當時稱為「DD115 Lot 1212 SC ss3 RP」的一部份土地,面積約4,600平方呎。不過,這與新地代表律師信上提到的地段不同。
新地承諾送贈土地的名稱以及所指位置,多年來在不同文件都有分別。1997年協議書提到土地位置是第115約地段第1212號中的「SC ss3 (RP)之部份土地」,該說法與新地的回覆一致。至於「部份土地」是哪一部份,協議書未有列明,亦沒有提到土地面積。至2003年,另一封由魏明信律師事務所就相關事宜發出的律師信,提到送贈土地的地段編號則為「SC ss3 SC (RP)」,比新地回覆多一個SC(分段C),但沒有了「部份土地」。
土地名稱範圍屢被改動
據傳真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講法,當年新地派一名古姓職員入村測量地段,表示送贈地段的範圍是「SC ss3 SC (RP)」,與魏明信律師信提到的一致,土地面積約6,500平方呎,與新地回覆提到的土地面積4,600平方呎不同。
翻查土地註冊處紀錄,土地持有人Geoffrey Holdings Limited曾三次將相關土地劃分成小地段。協議書中有指示,Truebright在雙方簽署協議後會委託測量師將土地劃分為三份,以便轉名。
該地段至近年再有變動,2017年6月29日Geoffrey Holdings Limited再將土地分割成兩塊不同大小的土地,即「SC ss3 SC (RP)」及「SC ss3 SC ss2」,即「SC ss3 SC (RP)」的面積減少了,「SC ss3 SC ss2」則首次出現。新地回覆傳真社指,送贈土地為「1212 SC ss3 (RP)」之中的「一部份土地」,面積約4,600平方呎,與「SC ss3 SC ss2」的面積脗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位於元朗寶業街及舊墟路的采葉庭,由新地(016)與新世界(017)共同發展。以當時成交價格計算,屋苑為發展商套現32億元,比起餽贈山貝村的315萬元及送給村民、估計現值5,670萬元的一塊土地,可謂濕濕碎。
記者:湯家明
采葉庭2001年開售時以元朗上車私人屋苑作招徠,首批單位最平售價僅95萬元。項目至今樓齡已達17年,樓價在樓花期間開售,平均建築面積呎價2,238元(換算實用面積呎價約3,018元)。
超購66倍 買家炒籌入市
采葉庭建有14幢大廈,每幢13至15層高,建築面積606至919平方呎,全數單位1,618伙。開賣時正值政府連串托市措施令樓市氣氛轉熱,首批32伙實用呎價僅1,934元,收票期間共錄2,165個登記;以首批單位計算,超額66倍,部份買家更透過炒籌方式入市,炒籌金額最高達1萬元。
物業早年已近售罄,若以當時樓價、平均200萬元一伙計算,料套現逾32億元。這筆套現金額,相對當年新地向山貝村村代表提供315萬元,及贈送4,000多平方呎土地,算用得相當划算。
現時采葉庭實用呎價已達13,050元,較2001年開售時升價3.3倍。至於新地協議中提到贈予山貝村的土地,若興建成三幢村屋,以目前附近同類樓盤呎價約9,000元推算,市值亦達5,670萬元。
不過據傳真社報道,該幅送給山貝村的土地,似乎縮了水。傳真社引述新地確認,承諾送贈的土地是當時稱為「DD115 Lot 1212 SC ss3 RP」的一部份土地,面積約4,600平方呎。不過,這與新地代表律師信上提到的地段不同。
新地承諾送贈土地的名稱以及所指位置,多年來在不同文件都有分別。1997年協議書提到土地位置是第115約地段第1212號中的「SC ss3 (RP)之部份土地」,該說法與新地的回覆一致。至於「部份土地」是哪一部份,協議書未有列明,亦沒有提到土地面積。至2003年,另一封由魏明信律師事務所就相關事宜發出的律師信,提到送贈土地的地段編號則為「SC ss3 SC (RP)」,比新地回覆多一個SC(分段C),但沒有了「部份土地」。
土地名稱範圍屢被改動
據傳真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講法,當年新地派一名古姓職員入村測量地段,表示送贈地段的範圍是「SC ss3 SC (RP)」,與魏明信律師信提到的一致,土地面積約6,500平方呎,與新地回覆提到的土地面積4,600平方呎不同。
翻查土地註冊處紀錄,土地持有人Geoffrey Holdings Limited曾三次將相關土地劃分成小地段。協議書中有指示,Truebright在雙方簽署協議後會委託測量師將土地劃分為三份,以便轉名。
該地段至近年再有變動,2017年6月29日Geoffrey Holdings Limited再將土地分割成兩塊不同大小的土地,即「SC ss3 SC (RP)」及「SC ss3 SC ss2」,即「SC ss3 SC (RP)」的面積減少了,「SC ss3 SC ss2」則首次出現。新地回覆傳真社指,送贈土地為「1212 SC ss3 (RP)」之中的「一部份土地」,面積約4,600平方呎,與「SC ss3 SC ss2」的面積脗合。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