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述醫術:未驗血 先驗尿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3日 06:35
2019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45歲的陳女士最近在醫院找到了一份理想的新工,入職前需要接受體格檢查;發現小便含糖,需要空腹檢查血糖,最後確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陳女士必須小心控制飲食,並定時服用糖尿藥「二甲雙胍」(Metformin),把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可減少患併發症機會。


檢查身體,驗血屬例行公事,但驗尿同樣重要。如懷疑患有腎病,驗小便更是必不可少,例如蛋白尿(Proteinuria)及血尿(Haematuria)患者,還有急性或慢性腎臟衰竭(Acute or chronic renal failure)。其他情況如系統性紅斑狼綜合症(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糖尿病或高血壓,驗尿有助確定腎臟有否受影響。


收集尿液樣本的方法必須正確,才可確保驗尿結果可靠。容器必須清潔及乾燥,收集樣本前先清潔生殖器外部,對女士尤其重要;最後收集「中間小便」(Midstream urine),一頭一尾尿液不要。如患者插有尿管,則必須直接從尿管收集新鮮尿液,千萬不要從尿袋取舊樣本。尿液樣本必須在兩小時內進行分析,如不可行,可短暫存放在2至8℃,分析前再回暖至室溫。


驗尿報告一般包括三個部份:整體評估、生化分析及顯微鏡觀察。正常尿液是清澈的,呈淡黃色,混濁及深色的尿或表示健康有問題。


尿液試紙條(Urinary dipsticks)有助快速進行各項生化分析,包括酸鹼度(pH)、比重(Specific gravity)、血紅素(Heme)、白血球酯酶(Leukocyte esterase)、亞硝酸鹽(Nitrite)、白蛋白(Albumin)及葡萄糖(Glucose)等。


顯微鏡檢查尿沉積物乃重要的一環,包括察看各種晶體,如尿酸(Uric acid)、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胱氨酸(Cystine)及鎂磷酸氨等;識別不同的晶體,有助診斷腎結石病因。顯微鏡下見細菌或真菌,尿道可能受感染;尿液含過量紅血球及白血球,即顯示泌尿系統或有問題。尿液見「鱗狀上皮細胞」(Squamous epithelial cells),代表樣本已受生殖器分泌物所污染,檢驗結果不能作準。尿液有「含紅血球細胞或白血球的微量管狀物」(Red cell or white cell casts),即顯示腎臟有毛病,例如免疫性的腎小球發炎(Glomerulonephritis)或細菌感染 (Pyelonephritis)。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