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醫委會討論豁免有限度註冊海外專科醫生實習的其中一個爭論點,是大學醫學院及衞生署的海外醫生,臨床工作是否與醫管局的海外醫生看齊。於英國醫科畢業的周醫生,現以有限度註冊形式,受聘為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臨床講師。她接受《蘋果》訪問時指,自己的臨床工作與同級醫管局的醫生相若,如每月候召四次,每周三次到威爾斯親王醫院門診工作及每天巡房等。她希望醫委會通過的方案,可平衡教學、科研及臨床服務三方面需求。
籲用同一機制吸引海外醫生
周醫生2015年以有限度註冊醫生身份加入中大醫學院,現時她要負責臨床工作、教學及科研,臨床工作量及性質更與醫管局同級醫生相若,如一個月要候召四次,當中至少兩次留在醫院內通宵候召,一周三次到專科門診應診,其他時間在病房收症及巡房。其科研項目包括新藥早期臨床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也要經常診症,密切監察病人病情變化,並非只在實驗室內工作。
醫學會等醫生組織提出豁免有限度註冊專科海外醫生的新方案,隨時令醫學院海外醫生考取執業試後,被綑綁於公院臨床工作的實際時間,較公院海外醫生長。周醫生表示,不會從綑綁的角度出發,因她長遠希望留在醫學院服務,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生物科技樞紐。
她認為衞生署、醫學院及醫管局有不同角色,除非社會認為三者的重要性不相等,否則應用同一機制吸引海外醫生回港。豁免實習是海外醫生回港執業的其中一個誘因,要一個已有專科資格的醫生,重回做實習醫生的基本工作,對公營醫療體系也不是最有效益。她認為應維持考取執業資格試的機制,因是較簡單方式,公平地評核來自不同地方醫生的水平,以維持香港醫療水準。
■記者陳沛冰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籲用同一機制吸引海外醫生
周醫生2015年以有限度註冊醫生身份加入中大醫學院,現時她要負責臨床工作、教學及科研,臨床工作量及性質更與醫管局同級醫生相若,如一個月要候召四次,當中至少兩次留在醫院內通宵候召,一周三次到專科門診應診,其他時間在病房收症及巡房。其科研項目包括新藥早期臨床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也要經常診症,密切監察病人病情變化,並非只在實驗室內工作。
醫學會等醫生組織提出豁免有限度註冊專科海外醫生的新方案,隨時令醫學院海外醫生考取執業試後,被綑綁於公院臨床工作的實際時間,較公院海外醫生長。周醫生表示,不會從綑綁的角度出發,因她長遠希望留在醫學院服務,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生物科技樞紐。
她認為衞生署、醫學院及醫管局有不同角色,除非社會認為三者的重要性不相等,否則應用同一機制吸引海外醫生回港。豁免實習是海外醫生回港執業的其中一個誘因,要一個已有專科資格的醫生,重回做實習醫生的基本工作,對公營醫療體系也不是最有效益。她認為應維持考取執業資格試的機制,因是較簡單方式,公平地評核來自不同地方醫生的水平,以維持香港醫療水準。
■記者陳沛冰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